笔授轩(其一)

白马驮经来洛阳,楞严笔授此何乡。

从此法流东土遍,曹溪一水入云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佛教文化在东方传播的壮丽景象。首句“白马驮经来洛阳”,以白马载经的典故,生动地展现了佛教初传中国的场景,白马象征着佛教文化的使者,经书则是佛教智慧的载体,它们从遥远的地方来到繁华的洛阳城,预示着佛教文化即将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接着,“楞严笔授此何乡”一句,点出了佛教经典《楞严经》的传授地点,暗示了佛教在这一地区的深入传播和影响。楞严经是佛教密宗的重要经典之一,通过笔授的方式传承,强调了佛教知识的严谨性和神圣性。

“从此法流东土遍”则进一步阐述了佛教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从洛阳开始,佛教的教义和实践逐渐渗透到整个东方地区,成为影响深远的文化现象。这里的“法流”不仅指佛教思想的传播,也暗含了佛法如同流水般自然流淌,无处不在,深入人心。

最后,“曹溪一水入云长”以曹溪为喻,曹溪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弘法的圣地,此处用“一水”象征着佛教文化的汇聚与融合,如同一条清澈的溪流汇入广阔的云海之中,寓意着佛教文化在中国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影响,最终融入了中华文化的海洋,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历程及其深远的影响,表达了对佛教智慧和文化传承的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389)

张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 字:廷实
  • 号:东所
  • 籍贯:广东南海
  • 生卒年:1455—1514

相关古诗词

笔授轩(其二)

孔颜之后又朱程,万古斯文此日星。

麟笔几人传不错,较成蝌蚪未亡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赋归亭

陆贾通南越,黄金满橐回。

而今腰纵折,谁肯赋归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菊坡亭

菊湖之上菊坡亭,西望罗浮万仞青。

到处事功唐李泌,暮年风节汉严陵。

形式: 七言绝句

慈元殿

厓山尚说慈元殿,死事多传杨太妃。

势力尽消名分在,江山犹是主人非。

伤心北骑腥尘满,回首西山日色微。

一自沧波沈玉后,贞风人叹古来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