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林彦时之建上

黄叶纷纷秋满天,故人今夜惜离筵。

他乡见月长为客,别路逢霜半在船。

剑浦绿芜连晚烧,幔亭荒树带寒烟。

明朝碧水丹山下,知尔相思若个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送别林彦时之建上》描绘了秋天离别的场景。首句“黄叶纷纷秋满天”以落叶满天的秋景渲染出浓厚的离别氛围,展现了季节的萧瑟和离人的愁绪。次句“故人今夜惜离筵”直接点题,表达了对即将远行的朋友的深深惜别之情。

“他乡见月长为客,别路逢霜半在船”两句进一步深化离别主题,将友人置于异乡与旅途之中,暗示了漂泊不定的生活和孤独感。月与霜都是常见的寄情之物,这里既寓示了友人未来的孤寂,也寄托了诗人对他的牵挂。

“剑浦绿芜连晚烧,幔亭荒树带寒烟”通过描绘剑浦的荒芜景色和幔亭的冷寂,烘托出离别后的凄凉景象,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环境的想象和对友人的思念。

最后,“明朝碧水丹山下,知尔相思若个边”以对未来的设想收束全诗,想象友人在山水之间,诗人不禁问起,你的相思之情会有多么深重?这句诗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无尽的牵挂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离别时的哀伤与对友人的深深挂念,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道人延翠轩

山水婵娟扫黛屏,清晖迢递到柴扃。

云归独树天边小,雪罢孤峰鸟外青。

寒藓带花侵卷幔,野泉流叶近閒庭。

浮生只解人间事,未得从师种茯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沙堤燕集次韵答王介轩黄嗣杰

沧洲沙馆共欢携,红烛青尊月易西。

孤客独怜萍尚泛,幽期那似鹤同栖。

霜飘败叶催残腊,雁引寒声入夜溪。

何事故人俱断酒,风流佳句若为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梅城夜泊

泽国秋风旅雁飞,海天愁思正依依。

孤城背岭闻吹笛,白露横江卧湿衣。

砧杵远村寒事早,市桥残火夜渔归。

兴来且醉梅江月,遮莫乡原落梦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行次海上

晚风吹酒动离颜,别路萧条草树间。

积水乱流疑梦渚,一峰中断似君山。

鸡鸣海曙寒潮小,雁引秋声落叶闲。

行李飘飘又何往,暮云飞鸟也知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