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夜泊

泽国秋风旅雁飞,海天愁思正依依。

孤城背岭闻吹笛,白露横江卧湿衣。

砧杵远村寒事早,市桥残火夜渔归。

兴来且醉梅江月,遮莫乡原落梦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梅城夜泊》描绘了秋天泽国的景色和诗人的离愁别绪。首句“泽国秋风旅雁飞”,以秋风中的大雁南飞起笔,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境况。"海天愁思正依依",直接点出诗人心中浓厚的思乡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孤城背岭闻吹笛,白露横江卧湿衣”,通过孤城、笛声和白露这些意象,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寂寥之感。夜晚,听到远处村庄传来的砧杵声,以及渔夫在市桥边燃起的残火,这些细节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寒意的乡村画面。

尾联“兴来且醉梅江月,遮莫乡原落梦微”,诗人借酒浇愁,试图在梅江的月色中寻找片刻的慰藉,然而即使醉眠,故乡的梦境依然隐约入梦,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情景,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寂与乡愁。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行次海上

晚风吹酒动离颜,别路萧条草树间。

积水乱流疑梦渚,一峰中断似君山。

鸡鸣海曙寒潮小,雁引秋声落叶闲。

行李飘飘又何往,暮云飞鸟也知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友人流西凉

凤林关路远悠悠,惆怅行人过陕州。

渭水寒流秦塞晚,灞陵残雨汉原秋。

玉门壁垒行应遍,白苇黄榆梦亦愁。

江海同人今已尽,南冠何事到君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陈自立游古田

孤舟何处兴堪携,红树千山野水西。

别路鸿声天外小,荒江帆影望中迷。

到楼残笛兼秋听,向壁新诗倚醉题。

我有相思寄流水,寒潮唯到白沙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古镜

宝镜何年铸,龙纹积暗尘。

非关磨洗倦,恐照白头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