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洒扫衡茅端欲老,剪裁花木自为春。
权门炙手非吾事,祇合丘园作散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态度与情趣。首句“洒扫衡茅端欲老”,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他愿意在衡茅(简陋的草屋)中度过余生,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心境。次句“剪裁花木自为春”,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通过亲手修剪花草树木,营造出春天般的生机与活力,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和热爱。
后两句“权门炙手非吾事,祇合丘园作散人”,表达了诗人对官场权贵的不屑,认为那些追逐权力、地位的行为与自己无关,他更愿意在丘园(山野田园)中过着自由自在、随性而为的生活,做一个逍遥自在的隐士。整首诗通过对比隐居生活与世俗追求,凸显了诗人对自由、自然与内心的追求,以及对传统隐逸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不详
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蔓草芟夷莫许侵,好花封植待成阴。
每于小小园林里,长抱惓惓畎亩心。
一声杜宇啼春风,明朝绯挂千山丛。
岁寒此色岂易得,那更朵朵双头红。
共蒂联芳友于爱,一吐一含分次第。
造物私我小园林,此花大胜金腰带。
道人以月名身,以桂名堂。
胸中负所有,志在丹霄旁。
冠巾倘可加,唾手得天香。
惜哉已世外,此志终莫偿。
山中作堂侔月窟,禅定吟馀思清越。
要令坐上生清风,须使心中似明月。
朝离文君故宅边,莫寻谢守旧行田。
黄羊先示神仙迹,白石俄开洞府天。
两派?峥鸣玉涧,一声欸乃钓鱼船。
王孙占得湖山胜,明月清风不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