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屋角勃姑时自唤,篱根络纬竞先鸣。
刈禾政想赪肩重,扬秕那愁眯目轻。
考满我应书下下,赈荒人谓策平平。
回思旧岁民情恶,不但中山有啜羹。
这首宋代虞俦的《晓晴》描绘了一幅清晨农事图景。首句“屋角勃姑时自唤”,勃姑可能是鸟雀的叫声,形象地展现了早晨的生机与活力;“篱根络纬竞先鸣”则以纺织娘的鸣叫呼应了宁静的清晨,两者共同营造出一种田园诗般的氛围。
接下来,“刈禾政想赪肩重”描述农夫们辛苦劳作,肩扛稻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和理解;“扬秕那愁眯目轻”则写农人们在扬谷过程中虽然尘土飞扬,但并不在意,体现了他们的坚韧和乐观。
诗人接着反思,“考满我应书下下”,暗示自己在官场上可能遭遇考核不佳,心情低落;然而,“赈荒人谓策平平”又表明他在面对饥荒时,尽力推行公正的政策,百姓认为还算过得去。这体现了诗人的责任感和对民生的关注。
最后,诗人回首过去的一年,感慨“回思旧岁民情恶”,想起百姓生活的困苦,不禁联想到“不但中山有啜羹”的典故,暗指社会不公,表达了对改善民生的深切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以及对自己职责的反思,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不详
魏紫姚黄次第荣,政须亲戚话真情。
楼台是处增诗兴,罗绮丛中放酒行。
下榻能留黄叔度,高斋端有谢宣城。
却怜老令卑栖甚,目送归鸿意自倾。
经年不踏软红尘,偶入修门事事新。
本为湖山寻旧约,却愁风雨送行人。
多情黄菊空搔首,无伴芳醪可入唇。
今岁重阳殊草草,南坡归梦夜来频。
移竹应须竹醉时,不妨带笋一时移。
清阴且障东西日,碧色还分上下池。
岁晚雪霜成老伴,夜凉风月得新知。
朅来便有亲亲意,玉立无言似索诗。
青奴良夜偶相依,斑扇团团亦倦挥。
我自蒙头还引睡,渠应皤腹不能飞。
多愁白发三千丈,无分红绡十幅围。
安得西风来一扫,固知么么未胜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