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上定郡王筠邻主人

人世诚难料。叹英雄、未完夙志,天何草草。

母子孤孀无人问,谁许王孙哀告。

空搔首、难舒怀抱。

可也九泉能念我,掩啼痕、独向风前悼。

写不尽,招魂稿。沈忧损性成颠倒。

感清天、一声霹雳,阴霾都扫。

拯救生民稍援手,泛出慈航仙棹。

更无尽、神光普照。

虽有覆盆终解释,此生恩、拟向来生报。

聊献上,陈情表。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金缕曲》是清代女诗人顾太清所作,表达了对定郡王筠邻主人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哀思和对王孙的同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无奈。

“人世诚难料”,开篇即道出了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测,引出对英雄未能完成夙愿的感慨。“叹英雄、未完夙志,天何草草。”诗人感叹英雄壮志未酬,却遭遇了无情的命运,表达了对英雄命运的同情和对命运不公的质疑。

“母子孤孀无人问,谁许王孙哀告。”这两句描绘了英雄身后亲人孤独无助的情景,以及无人为他们发声的悲凉,进一步强调了英雄的不幸与社会的冷漠。

“空搔首、难舒怀抱。”诗人以自身行为来表达内心的痛苦与无法释怀的情感,形象地展现了对英雄的怀念与哀悼。

“可也九泉能念我,掩啼痕、独向风前悼。”诗人想象英雄在九泉之下能够感知自己的思念,独自在风中哭泣,表达了对英雄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

“写不尽,招魂稿。”诗人感叹自己无法完全表达对英雄的怀念之情,只能通过文字寄托哀思。

“沈忧损性成颠倒。”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因深沉的忧愁而影响性情,甚至导致精神失常的痛苦状态。

“感清天、一声霹雳,阴霾都扫。”诗人借自然界的雷声比喻正义之声,表达了对英雄精神的赞美与对社会黑暗的批判,希望正义能够驱散社会的阴霾。

“拯救生民稍援手,泛出慈航仙棹。”诗人呼吁社会给予更多帮助,如同慈航般引领人们走出困境,体现了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更无尽、神光普照。”诗人表达了对英雄精神的无限敬仰,希望其光芒能够普照人间,激励更多人。

“虽有覆盆终解释,此生恩、拟向来生报。”诗人虽然面对生活的苦难,但仍然坚信善行终将得到回报,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乐观态度。

“聊献上,陈情表。”诗人以陈情表的形式,表达了对定郡王筠邻主人的敬仰与怀念,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与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有对英雄的深情缅怀,也有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顾太清作为女性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364)

顾太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之语[1]。   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 字:梅仙
  • 籍贯:满洲镶蓝旗
  • 生卒年:1799-1876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

冒雪冲寒,崎岖路、马蹄奔走。

望不尽、远山冠玉,六花飞凑。

碧瓦遥瞻心似剖,殡宫展拜浇杯酒。

哭慈亲、血泪染麻衣,斑斑透。故人意,休辜负。

乡间味,甘消受。费松柴一灶,余粮半斗。

好客岂拘贫与富,充饥莫论精和陋。

饭王孙、粗粝菜根香,逢漂母。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金缕曲.王子兰公子.寿同.寄词见誉,谱此致谢,用次来韵

今古原如此。叹浮生、飞花飘絮,随风已矣。

落溷沾茵无定相,最是孤臣孽子。

经患难、何曾容易。

况是女身兼薄命,愧樗材、枉受虚名被。

思量起,空挥涕。古人才调诚难比。

借冰丝、孤鸾一操,安排宫徵。

先世文章难继绪,不过扶持培置。

且免个、鹑衣粟米。

教子传家惟以孝,了今生、女嫁男婚耳。

承过誉,感无已。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满庭芳.雨中过含芳园,谒筠邻主人

步入名圃,豁然开眼,茂林修竹怡人。

一湖春水,烟树渺芳津。

恰值丝丝疏雨,板桥外、山势嶙峋。

通幽径,回廊曲折,环带草如茵。

锦堂人住处,帘风砚水,几案无尘。

更多少琴书,绕座相亲。

咳唾成珠成玉,为善乐、恬淡精神。

汪洋论,顺时知命,德也本乎仁。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真]韵

占春芳.戏咏瓶中柳枝杏花

红杏艳,绿杨袅,相与共扶春。

供向云房深处,案头留住芳辰。一段好精神。

小瓶儿、清水无尘。怕教容易随风去,飞过比邻。

形式: 词牌: 占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