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春芳.戏咏瓶中柳枝杏花

红杏艳,绿杨袅,相与共扶春。

供向云房深处,案头留住芳辰。一段好精神。

小瓶儿、清水无尘。怕教容易随风去,飞过比邻。

形式: 词牌: 占春芳

鉴赏

这首《占春芳》以“戏咏瓶中柳枝杏花”为主题,由清代女诗人顾太清所作。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首先,“红杏艳,绿杨袅”,开篇即以鲜艳的红杏和轻盈的绿杨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色彩对比鲜明,动态感十足,仿佛能听到杏花绽放的声音,看到杨柳轻摆的姿态。

接着,“相与共扶春”,将红杏与绿杨拟人化,它们共同承载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营造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好氛围。

“供向云房深处,案头留住芳辰”,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瓶中的花比喻为供奉在高处的春光,不仅停留在视觉上,更寓意着心灵上的享受与留驻。这里的“云房”象征高远的精神世界,而“案头”则贴近日常生活的温馨,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既追求又珍视的态度。

“一段好精神”,是对瓶中花的赞美,强调其内在的气质与生命力,即使是在瓶中静止,也依然保持着鲜活的精神状态。

最后,“小瓶儿、清水无尘”,通过简朴的器物和纯净的水质,反衬出花的清新脱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美学的推崇。

“怕教容易随风去,飞过比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保护之情,担心它们轻易被风吹散,希望它们能够长久地陪伴身边,跨越空间的界限,成为连接人心的纽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生活之美的深刻体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向往。

收录诗词(364)

顾太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之语[1]。   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 字:梅仙
  • 籍贯:满洲镶蓝旗
  • 生卒年:1799-1876

相关古诗词

忆仙姿.戏咏瓶中褕叶梅寿丹

瓶里春光如绣。榆叶梅花秾茂。

妙色可人心,更有金丹延寿。微漏。微漏。

特把名儿相凑。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高阳台.前三月廿九红雨轩送春,用有正味斋春尽日韵

春到无言,春归似梦,迅如逝水流船。

多愁多病,羸躯挨过年年。

今年花事虽逢闰,祝封姨、更要相怜。

莫将他、堕粉飘香,断送如烟。

枝头渐已成青子,怪游蜂浪蝶,逐日常川。

何事飞花,偏教先到愁边。

伤春自吊埋香冢,葬胭脂、净土长眠。

五更头、风风雨雨,老却啼鹃。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惜余春慢.闰三月三日,邀云林、湘佩红雨轩赏海棠,座中分咏,即用有正味斋韵

垂柳藏鸦,海棠迷蝶,浅浅深深难说。

春虽逢闰,生怕随春,轻卸画阑干外。

一夜东风怎禁,撼损娇姿,嫩枝惊折。

扑帘栊几点,飞花吹起,满庭红雪。

为留取、有限风光,深怜痛惜,绣作舞衣罗袜。

柔枝细亸,彷佛当年,睡起那番标格。

旧事休题,且拚共倒芳樽,落花时节。

恨春归夏至,红稀绿密,有谁留得。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沁园春.题《茂陵弦传奇》

孑然一身,四海倦游,多病多情。

正锦城春色,都亭逆旅,江山历历,花柳荣荣。

有女怀春,文君新寡,法曲当筵一再行。

琴心挑,托求凰有凤,暗里人听。风流不避浮名。

竟相就、同谐百岁盟。

便当街涤器,当炉卖酒,胸襟洒落,词赋纵横。

文赚千金,名传千古,封禅遗书孰与更。

回首处,剩琴台日暮,芳草青青。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