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亭子

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

春日莺啼脩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

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班。

人到于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君王的楼阁倚靠在巴山脚下,那千丈红梯依然可以攀登。
春天里黄莺在修竹林中鸣叫,仙家的狗在白云之间吠叫。
清澈的江水映照着美丽的锦石,娇嫩的花朵和繁花盛开如同斑驳的画卷。
人们直到如今还传唱着牧歌,来到这里游玩的人不知道何时会离开。

注释

君王:指古代帝王。
台榭:高台建筑。
巴山:位于中国四川的山脉。
万丈丹梯:形容极高或极长的红色阶梯。
春日:春季。
莺啼:黄莺的鸣叫声。
脩竹:修长的竹子。
仙家:指仙境或隐居者所居之处。
清江:清澈的江流。
锦石:色彩斑斓的石头。
伤心丽:美丽得让人心生哀愁。
嫩蕊浓花:娇嫩的花蕊和盛开的花朵。
人到于今:人们至今。
歌出牧:传唱着牧歌。
此地:这个地方。
不知还:不知道何时会返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仙境般的自然风光和人间美好的生活场景。首句“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通过对古代君主台榭依附于巴山之描述,以及想象中的天梯仍可攀登,展现了诗人对于仙界的向往和超凡脱俗的情怀。接着,“春日莺啼脩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则通过莺鸟在翠竹中鸣叫、仙家的狗在白云间吠叫的画面,传达了一种清新脱俗和超然物外的情趣。

“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班”一句,通过对清澈江水中锦石美景的描写,以及嫩绿的花朵充盈眼前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感受和赞叹。而最后,“人到于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则表明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像古代的贤君那样关心民生,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自己对这片美丽景致的留恋,不忍离去。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描绘仙界与人间的和谐共存,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潭州送韦员外牧韶州

炎海韶州牧,风流汉署郎。

分符先令望,同舍有辉光。

白首多年疾,秋天昨夜凉。

洞庭无过雁,书疏莫相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熟食日示宗文宗武

消渴游江汉,羁栖尚甲兵。

几年逢熟食,万里逼清明。

松柏邛山路,风花白帝城。

汝曹催我老,回首泪纵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蕃剑

致此自僻远,又非珠玉装。

如何有奇怪,每夜吐光芒。

虎气必腾趠,龙身宁久藏。

风尘苦未息,持汝奉明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题玄武禅师屋壁

何年顾虎头,满壁画瀛州。

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

锡飞常近鹤,杯度不惊鸥。

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