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林希逸所作的《送徐仓用后村韵(其二)》。诗中以鲲鹏为喻,赞扬徐仓的学问深厚,犹如大海中的鲲鹏,无人知晓其修行之深。诗人称其胸中有万卷书,如同古代的索丘一样博学多才。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徐仓志向的肯定,他有澄清世事、拯救国家的真正意愿,即便违背了礼法,也如同仇敌一般坚决。
诗中提到徐仓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行动,如同锦囊妙计,展现了其解决问题的急智与效率。同时,诗人期待徐仓能够贡献自己的智慧,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出谋划策。最后,诗人以圣贤直臣的形象来激励徐仓,指出在世俗畏惧之时,更需挺身而出,正如韩休敢于直言进谏一样,为正义发声。
整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赞美了徐仓的才华、志向以及在关键时刻的果敢行动,同时也寄寓了对他的期望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