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物

曾为掾吏趋三辅,忆在潼关诗兴多。

巫峡忽如瞻华岳,蜀江犹似见黄河。

舟中得病移衾枕,洞口经春长薜萝。

形胜有馀风土恶,几时回首一高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是一首深含哲理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受和个人情感的复杂交织。诗中的意象丰富,手法高超,展示了作者卓越的艺术造诣。

"曾为掾吏趋三辅,忆在潼关诗兴多" 这两句,诗人回顾自己从前担任官职时经历过的地理变迁,以及在潼关激发的无数诗篇。这里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历史,也反映出他对于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

"巫峡忽如瞻华岳,蜀江犹似见黄河" 这两句通过对比巫峡与华山、蜀江与黄河的景观,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画面之美,也映射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舟中得病移衾枕,洞口经春长薜萝" 这两句则转向个人遭遇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因病在船中颠簸的不适,以及对春天来临时洞口周围自然环境变化的细腻描绘。这里流露出的不仅是生活中的艰辛,更有对生命流逝和自然更新的深刻感悟。

"形胜有馀风土恶,几时回首一高歌" 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身体状况的担忧,以及期待在某个时候能够回头再写出一首雄壮之作。这不仅是对个人健康状态的反思,也是一种坚持艺术追求、不忘初心的决心表达。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遭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生活经验。每一句都充满了意境,每一个字眼都透露着作者的情感与思考,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览镜呈柏中丞

渭水流关内,终南在日边。

胆销豺虎窟,泪入犬羊天。

起晚堪从事,行迟更学仙。

镜中衰谢色,万一故人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

老耻妻孥笑,贫嗟出入劳。

客情投异县,诗态忆吾曹。

东郭沧江合,西山白雪高。

文章差底病,回首兴滔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送人从军

弱水应无地,阳关已近天。

今君渡沙碛,累月断人烟。

好武宁论命,封侯不计年。

马寒防失道,雪没锦鞍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十五弟侍御使蜀

喜弟文章进,添余别兴牵。

数杯巫峡酒,百丈内江船。

未息豺狼斗,空催犬马年。

归朝多便道,搏击望秋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