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尉氏妇》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通过描绘一位妇人三年守墓的孝行,展现了古代社会中对孝道的重视与推崇。诗中的“嗟汝妇,孝汝姑”开篇即点明了主题,强调了妇人对长辈的孝顺。接着,“三年庐墓声呜呜”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妇人在墓旁守候的场景,其哀伤之情溢于言表。诗人以“泪洒墓上柏,柏树为之枯”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感的深度,将妇人的泪水与自然界的反应联系起来,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
接下来,“彼反唇,此庐墓,此可讶兮彼可怒”四句,对比了妇人与可能对她有所非议的人之间的行为,表达了对妇人坚守孝道的赞美和对质疑者的批评。最后,“寸土如寸金,寸寸皆妇心”一句,将妇人的守墓行为比作珍贵的土地,强调了她付出的心血与情感价值。而“取汝心,不取汝孝,天地之间有名教”则总结了全诗的主题,指出在天地间,名教(即礼法、道德规范)的价值高于个人的情感表达,强调了孝道在社会伦理中的重要地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道德思考,不仅赞扬了妇人的孝行,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于孝道的普遍认同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