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其十一)

秋来事幽讨,发兴不能休。

此身幸未老,焉能营菟裘。

西山发秀色,南涧渟清流。

山水无尽藏,似足供我谋。

天然有奇妙,不待人力修。

光景逐昏旦,节物因春秋。

吏事非吾乐,世态非吾忧。

耕凿图饮食,蚕缲作衾裯。

更愿长丰登,庶几足所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的《秋怀(其十一)》,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秋来事幽讨,发兴不能休”点明了诗人在秋天时节,对幽静之事的探索与兴趣无法停止,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接着,“此身幸未老,焉能营菟裘”两句,诗人庆幸自己尚未老去,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的忧虑,担心年华易逝,未能在年轻时享受生活。

接下来的四句“西山发秀色,南涧渟清流。山水无尽藏,似足供我谋”,描绘了一幅西山秀丽、南涧清澈的画面,山水之间蕴含着无穷的自然之美,仿佛足以满足诗人的所有追求。这里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天然有奇妙,不待人力修”一句,强调了自然界的奇妙之处无需人为修饰,自然本身就是最美的艺术品。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崇尚和对人工雕琢的淡然态度。

“光景逐昏旦,节物因春秋”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随时间变化的美丽景象,日月交替,四季更迭,每一刻都有不同的风景和韵味。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中每个阶段独特价值的认同。

“吏事非吾乐,世态非吾忧”表明诗人对官场事务并无兴趣,对世俗的纷扰也不予关心,体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最后,“耕凿图饮食,蚕缲作衾裯”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田园生活,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食物,养蚕织布以制作衣物,过着自给自足、简单质朴的生活。这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描述,也是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

“更愿长丰登,庶几足所求”表达了诗人希望年年丰收,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愿望,体现了他对物质生活的实际需求和对稳定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满足,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和生活情趣的佳作。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妾薄命

朝随双鸳鸯,暮为孤凤凰。

春风顾盼间,罗帐生辉光。

金盘荐玉食,王母持雕觞。

能得几时好,顷刻成参商。

夜月满空阶,馀香在衣裳。

人生喜欢乐,失计易沮伤。

本谓荣九族,旦夕如金张。

一身乃命薄,粉泪空徬徨。

应羡里闾间,百岁同糟糠。

悔不祇从媒,随分作妻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东山吟

谢安久不作,东山尚谁论。

当年拥鼻吟,几为妻子昏。

抚筝挽其须,慷慨徒尔言。

诸儿淝水功,折屐心已烦。

后来名字传,江左犹知尊。

李白王介甫,二诗至今存。

吾行樟丘野,迤逦怀德村。

有客理花草,开径于樊园。

云是爱閒者,衣冠安石孙。

一见邀我留,取酒置盘飧。

世有斯人欤,岂受车马喧。

悠哉扁榜佳,碑板见渊源。

因之重叹息,老语不敢吞。

相与保初志,春秋燕鸡豚。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效齐梁体

徘徊碧山崦,想像碧山人。

落日寒未昏,飞鸿过之频。

自视悖俗姿,忍与众小邻。

一朝入圣门,毕世遗清尘。

只今崖边松,可以经千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读鲍谢诗(其一)

山水能娱人,清气溢方州。

曳杖僧坊侧,积潦看横流。

风光草际变,云物天中浮。

士岂悉慕蔺,吾其不梦周。

缅邈五柳陶,归来事西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