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酉六月阻水于宜春道间枫树

去国二千里,离家五十程。

炎歊无计避,忧患以身更。

误矣骖鸾句,伤哉舐犊情。

何时拂衣去,藜藿保馀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离开国家远至两千里的地方,离家已有五十个行程。
炎热的暑气无法逃避,忧虑和困苦全都亲身承受。
那句‘误驾鸾鸟’的诗句错了,‘舐犊之情’的悲伤更让人痛心。
何时能抛开尘世,只求粗茶淡饭度余生。

注释

去国:离开国家。
二千里:极言距离之远。
离家:离开家乡。
五十程:大约五十次行程。
炎歊:酷热的暑气。
无计避:无法躲避。
忧患:忧虑和困苦。
以身更:亲身经历。
误矣:错了。
骖鸾句:比喻远离尘世的诗句,可能指隐居或逃避现实。
舐犊情:父母对子女的深情。
何时:何时能。
拂衣去:毅然离去。
藜藿:粗劣的食物,代指简朴生活。
保馀生:保全剩余的生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远离家乡的孤独与忧伤。开篇"去国二千里,离家五十程",便以宏伟的笔触勾勒出作者遥远漂泊的心境。"炎歊无计避,忧患以身更"则透露出诗人在异乡遭遇困顿,无从逃避,只能亲身体验忧患。

接下来的"误矣骖鸾句,伤哉舐犊情"中,“骖鸾”与“舐犊”皆为古代乐器的名称,这里用以比喻诗人对音乐的渴望和内心的孤寂。尽管有乐器相伴,但如同饮水思源,反而增添了旅途中的哀伤。

最后两句"何时拂衣去,藜藿保馀生"则表达了诗人对归期的无限渴望与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这里的“藜藿”指的是野草,而“保馀生”则是保持微薄的生命,这既可解作诗人希望在艰难中坚持下来,也可看作是在异乡求生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旅途感慨与对归宿的渴望。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己酉庆周子将寿八十

华龄八帙庆朋簪,贵老崇师喜见今。

绛帐先生从白发,金闺诸彦尽青衿。

冰寒水见源流盛,玉在山知润泽深。

厚德作人宜寿艾,永传文献纪枌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己酉赴桂过抚州樟原得雨

夜来一雨洗骄阳,轧轧篮舆趁晓凉。

过眼几多山应接,转头二十里相望。

烟横夹道松交翠,水拍连畴稻半黄。

辙迹平生今始到,元知乐土是江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己酉赴桂初宿会江驿用徐意一韵

江海三吴会,萍途一昔栖。

路迎来阜北,船趁长潮西。

鱼鸟随情适,鹏蜩付物齐。

羊裘人底处,烟雨故踪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书院诸客登仲宣楼以诗寄之

指点层云气可干,官身浩叹不如闲。

几回落日诗怀古,一半春风酒破悭。

许我婆娑从白发,于人妩媚有青山。

前身王粲重拈笔,惜欠胡床著席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