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去国二千里,离家五十程。
炎歊无计避,忧患以身更。
误矣骖鸾句,伤哉舐犊情。
何时拂衣去,藜藿保馀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远离家乡的孤独与忧伤。开篇"去国二千里,离家五十程",便以宏伟的笔触勾勒出作者遥远漂泊的心境。"炎歊无计避,忧患以身更"则透露出诗人在异乡遭遇困顿,无从逃避,只能亲身体验忧患。
接下来的"误矣骖鸾句,伤哉舐犊情"中,“骖鸾”与“舐犊”皆为古代乐器的名称,这里用以比喻诗人对音乐的渴望和内心的孤寂。尽管有乐器相伴,但如同饮水思源,反而增添了旅途中的哀伤。
最后两句"何时拂衣去,藜藿保馀生"则表达了诗人对归期的无限渴望与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这里的“藜藿”指的是野草,而“保馀生”则是保持微薄的生命,这既可解作诗人希望在艰难中坚持下来,也可看作是在异乡求生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旅途感慨与对归宿的渴望。
不详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华龄八帙庆朋簪,贵老崇师喜见今。
绛帐先生从白发,金闺诸彦尽青衿。
冰寒水见源流盛,玉在山知润泽深。
厚德作人宜寿艾,永传文献纪枌阴。
夜来一雨洗骄阳,轧轧篮舆趁晓凉。
过眼几多山应接,转头二十里相望。
烟横夹道松交翠,水拍连畴稻半黄。
辙迹平生今始到,元知乐土是江乡。
江海三吴会,萍途一昔栖。
路迎来阜北,船趁长潮西。
鱼鸟随情适,鹏蜩付物齐。
羊裘人底处,烟雨故踪迷。
指点层云气可干,官身浩叹不如闲。
几回落日诗怀古,一半春风酒破悭。
许我婆娑从白发,于人妩媚有青山。
前身王粲重拈笔,惜欠胡床著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