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诸客登仲宣楼以诗寄之

指点层云气可干,官身浩叹不如闲。

几回落日诗怀古,一半春风酒破悭。

许我婆娑从白发,于人妩媚有青山。

前身王粲重拈笔,惜欠胡床著席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指点着那层层云气,似乎想要触碰,做官的生活叹息还不如悠闲自在。
多次在落日时分,借诗抒发对古人的怀念,一半的春风吹过,也未能减少饮酒的吝啬。
允许我在白发苍苍中自由漫步,对我来说,青山的美景就像你的妩媚。
前世的王粲再次拿起笔,可惜没有胡床这样的坐具,无法在席间畅谈诗酒。

注释

指点:指示,指点。
层云:密集的云层。
官身:做官的身份。
浩叹:深深的叹息。
落日:傍晚的太阳。
诗怀:诗的情感,诗思。
春风:春天的风。
酒破悭:打破饮酒的节制。
婆娑:形容姿态优美或动作轻盈。
白发:指年老的头发。
妩媚:有吸引力,美丽动人。
前身:前生,前世。
王粲:三国时期诗人,才子。
重拈笔:重新拿起笔写作。
胡床:古代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书院诸客登仲宣楼以诗寄之》。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于世事变迁和个人境遇感慨的诗作。

"指点层云气可干,官身浩叹不如闲。"

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天上的层云与自身的官职,表达了对超然物外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于官场生活的不满。"指点层云"暗示诗人心灵的自由与高远,而"气可干"则是形容这种境界的可及性;"官身浩叹"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不满,"不如闲"明确了他对于平淡简单生活的向往。

"几回落日诗怀古,一半春风酒破悭。"

这两句通过落日和春风这两个意象,传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豁达。"几回落日"是指多次在夕阳下感慨往事,而"诗怀古"则表明这些时刻里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一半春风酒破悭"则是在描绘诗人如何通过饮酒来释放内心的忧愁,"破悭"指的是消散积攒的烦恼。

"许我婆娑从白发,于人妩媚有青山。"

这里诗人的自我形象是衰老的,但他仍然保持着一份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热爱。"婆娑从白发"强调了时间对个人的无情侵蚀,而"于人妩媚有青山"则表明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永恒美好——象征性的青山——的追求。

"前身王粲重拈笔,惜欠胡床著席间。"

这两句涉及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个人的文学创作欲望。"前身王粲重拈笔"可能是指诗人对于古代文人王粲的崇敬,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希望重拾书写的愿望;而"惜欠胡床著席间"则是在叹息某种遗憾,可能是指未能实现的文学理想或生活中的某些不如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以及怀旧与向往美好生活状态的心声。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五月闻蛩有感

南风先自作秋声,蛩尔何知亦早吟。

慵妇机边重到耳,征人塞上顿惊心。

索裘应解寒将晚,彻土须乘天未阴。

闻此休将儿戏看,盍图远略备当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从制垣观阅和韵

春风小试被庐蒐,抵掌功名一战收。

万里关河走狐兔,五更笳鼓肃貔貅。

星驰列骑看腾跃,云合嘉宾乐献酬。

机会不来人易老,故都惆怅麦油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以劝分出伏龙因谒武侯庙

庐存龙去迹成非,草木空山圣得知。

成败论人陈寿史,功名馀恨少陵诗。

初心何只三分汉,伟略徒誇十倍丕。

半夜松声捲风雨,犹如抱膝啸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劝驾桂林乡举

十年复此主文盟,喜得名邦岁贡英。

宴启鹿鸣珠照乘,堂开鹏运玉连城。

梅花雪里传魁信,桂子风前送客程。

若到天庭问南事,细陈长策为销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