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繇所画霜林云岫图

惭余生也晚,未能识君颜。

宿秉川岳气,时发胸臆山。

涧壑自回互,溪林若萦环。

云光映天色,秋叶舒锦斑。

室中有扬子,向晚启玄关。

何如尘外侣,日夕相与还。

悠悠个中意,未许落人寰。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邓文原创作,名为《题张繇所画霜林云岫图》。诗中描绘了画家张繇所绘霜林云岫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

首句“惭余生也晚,未能识君颜”,表达了诗人对未能亲眼见到画家真容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画作的期待之情。接着,“宿秉川岳气,时发胸臆山”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山水赋予生命,仿佛它们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载体,时而激荡,时而平静。

“涧壑自回互,溪林若萦环”描绘了山间溪流与林木的自然之美,展现出一种动态与静态的和谐统一。“云光映天色,秋叶舒锦斑”则将画面的色彩与光影巧妙结合,秋叶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斑斓的色彩,如同织锦一般美丽。

“室中有扬子,向晚启玄关”转而描述室内的情景,扬子可能是指室内的一位隐士或画家,向晚时分,他打开了一扇通往精神世界的门户,暗示着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

最后,“何如尘外侣,日夕相与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的向往。“悠悠个中意,未许落人寰”则强调了这种意境的深远与难以言表,似乎只有在心灵深处才能真正体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收录诗词(117)

邓文原(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匪石,人称素履先生,又因绵州古属巴西郡,人称为“邓巴西”。其父早年避兵入杭,遂迁寓浙江杭州,或称杭州人。历官江浙儒学提举、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事、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监祭酒、翰林侍讲学士,卒谥文肃。其政绩卓著,为一代廉吏,其文章出众,也堪称元初文坛泰斗,《元史》有传。著述有《巴西文集》、《内制集》、《素履斋稿》等

  • 字:善之
  • 籍贯:绵州(今四川绵阳)
  • 生卒年:公元1258年至1328年

相关古诗词

阎立本西岭春云图

旅人陟春山,回互临幽绝。

马首触层云,鸟鸣当三月。

桃萼烂虚空,松风吹洞越。

高岑上青苍,曲磴夐敧缺。

涧壑泻飞流,烟霭忽明灭。

灵仙扣丹房,素女开瑶穴。

乡关在遐方,中情向谁说。

忽闻上方钟,午餐僧已设。

阎子为此图,玩之未能辍。

恐为造化憎,堤备六丁掣。

形式: 古风

卢鸿庐岳观泉图

九江峙庐岳,盘回几许深。

绝壁倚霄汉,溅瀑直千寻。

飕飗松风至,髣髴苍龙吟。

叠石挺琼树,飞楼起危岑。

流沫洒虚阑,长歌响涧阴。

云深草木润,风度烟景沈。

何来暂停辔,于焉散烦襟。

余以罹尘鞅,未得谐夙心。

能知此中意,奚事方外寻。

良图为尔袭,比胜双奇琛。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题李思训寒江晚山图

李唐王孙重毫素,爱写寒江千万树。

上有蓬莱五色云,下有仙家几庭户。

清霜点作秋满林,咫尺瑶窗起烟雾。

西风吹动晚山苍,归舟掩映犹堪数。

迢迢锦水汎双凫,漠漠青天飞雪鹭。

人间画手非不多,谁似李侯得真趣。

李侯宿世列仙俦,更有何人同出处。

徽庙题来字字真,把玩殷勤乃奇遇。

斯图斯景世莫传,古汴荒凉风景暮。

眼中人事已非前,画里山川尚如故。

老我披图一怆然,落日长歌漫为赋。

形式: 古风

王摩诘春溪捕鱼图

辋川之景天下奇,我惜曾闻不曾识。

若人笔端斡玄气,万顷烟涛归咫尺。

渔翁生事浩无穷,醉挹青蓝洗胸臆。

或披蓑笠卧寒蟾,或倚孤篷蘸空碧。

静观此理良可娱,应须仰慕王摩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