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外家多殉难,长物本无储。
独惜嫏嬛地,都成劫火馀。
枣梨抛世业,蝌蚪惜楹书。
未必风雷护,空教富五车。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之后,外家藏书之所“更生斋”遭受破坏的景象。诗人以“外家多殉难,长物本无储”开篇,点明了外家在战乱中的不幸遭遇,物品无从保存,流露出深深的哀痛之情。
接着,“独惜嫏嬛地,都成劫火馀”,诗人表达了对藏书之所被战火摧毁的惋惜之情。“嫏嬛”原指仙界的图书宝库,这里借指藏书之处,与“劫火馀”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战乱对文化传承的破坏之深。
“枣梨抛世业,蝌蚪惜楹书”,进一步描述了战乱中书籍散失的情景。枣梨比喻书籍,蝌蚪象征文字,楹书则是指刻于木板上的书籍。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战乱中被遗弃或毁坏,令人痛心。
最后,“未必风雷护,空教富五车”,诗人反思战乱中书籍保护的无能为力,即使有再大的学问和知识(“富五车”),也无法避免书籍的损失。这句诗表达了对战乱中文化遗产保护缺失的无奈和悲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乱后藏书之所的惨状,表达了对文化遗产遭受破坏的深切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不详
清晨灾幸免,下午避难周。
索断身随堕,刀挥血乱流。
思亲忘痛苦,哭姊益悲愁。
创钜殊堪累,刚逢借箸筹。
草芦栖七日,寇退舁回家。
病势欣方减,兵灾忽又加。
省亲辞故里,侍疾到新沙。
赖得神明护,清凉悟进瓜。
母子邀天幸,羁栖境倍屯。
谁怜赤手厄,仍此素心人。
惠异黔敖食,寒嗟范叔身。
后先资接济,酬报是何辰。
范叔真寒士,途穷转欲歌。
才疏知己少,贫极累人多。
衣食怜奔走,关津受折磨。
阿咸情自厚,幸得复相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