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南九曲棹歌(其四)

四曲横山接郑墩,平川旷野见前村。

渔歌晚渡黄龙圳,樵唱时闻大有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郑潜的《建南九曲棹歌(其四)》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田园景象。首句“四曲横山接郑墩”展现了弯曲的山路与山丘相连,仿佛是大地的天然屏障,而郑墩则坐落在其中,显得宁静而古老。接着,“平川旷野见前村”描述了开阔的平原和远处的村庄,视野开阔,富有乡村的宁静气息。

“渔歌晚渡黄龙圳”描绘的是傍晚时分,渔夫们划船过黄龙圳,悠扬的渔歌在水面回荡,增添了生活的生动与和谐。最后,“樵唱时闻大有源”写的是樵夫砍柴归来的歌声,偶尔飘荡在空气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源自源头的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山水、渔歌和樵唱,勾勒出一幅清新自然、宁静祥和的江南水乡画卷,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收录诗词(197)

郑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 字:彦昭
  • 籍贯:元明间徽州歙县

相关古诗词

建南九曲棹歌(其五)

五曲萦纡清浅流,仙源流水不容舟。

人家门巷成墟市,阳泽桑麻荫墓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建南九曲棹歌(其六)

六曲中流注碧潭,集贤斜对宝华岩。

秋风诗客歌芝陇,落日归僧入翠岚。

形式: 七言绝句

建南九曲棹歌(其七)

七曲清陂障断流,农家篱落半沙洲。

数声长乐疏钟晚,栖凤桥边景最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建南九曲棹歌(其八)

八曲云山好卜邻,楮衾萑席不忧贫。

水边照日铺晴雪,竹外含风织翠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