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烟碧带霜红,秋深处处同。
晚晴山更好,诗在野航中。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的景色,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首句“烟碧带霜红”描绘了一幅晨雾与霜色交织、染上一抹红晕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寒意的氛围。接着,“秋深处处同”一句点明季节特征,暗示秋天的色彩和气息已经弥漫在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无论何处都能感受到秋的韵味。
“晚晴山更好”则转折到傍晚时分,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山峦之上,使得山色更加鲜明、美丽。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暗含着诗人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与欣赏。
最后一句“诗在野航中”,巧妙地将诗歌创作融入自然之中,仿佛诗人的心境与所见之景融为一体,通过“野航”这一载体,将心中的情感与外界的美景相连接,形成了一种诗意的共鸣。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不详
又号半轩,亦号楮园。淹贯经史百家,议论踔厉。元末授徒齐门,与高启、徐贲、张羽等号为十友,又称十才子。富人沈万三延为家塾师。明洪武初,有司延为学官。旋谢去,隐于石湖。赴京探二子,凉国公蓝玉聘于家馆。蓝玉党案发,行父子坐死。能书画,善泼墨山水,有《二王法书辨》,另有《楮园集》、《半轩集》等
为亲忘子亦堪怜,锄底黄金岂偶然。
简册本期敦薄俗,晋人曾说邓攸贤。
读罢文窗女史箴,日长庭院正春深。
游蜂舞蝶閒情思,那解当时匪石心。
弄月吟风一万竿,翠云缭乱拂青鸾。
岁寒别有精神在,宜凭阑干雪里看。
水边楼馆绝纤埃,高捲湘帘碧嶂开。
一点飞蟾破秋色,清光先入座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