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言二章送柳慎徽赴道州教授(其一)

荷衣老长官,拥紬呼衙晚。

黄阁有造父,伏骥起编栈。

广文局如水,何人檄慵慢。

岂无同升公,空谷饱藜苋。

寄书获我心,正须衡阳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名为《杂言二章送柳慎徽赴道州教授(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美好的祝愿。

“荷衣老长官,拥紬呼衙晚。” 这两句以荷花比喻久居之人,形容其淡泊名利,与世隔绝。同时,通过“拥紬呼衙晚”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黄阁有造父,伏骥起编栈。” 这两句中,“黄阁”可能指的是道观或学府,是柳慎徽赴任之地。“造父”则是古代圣贤的称呼,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学问。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赞美柳慎徽的学识与德行,同时也寄寓了对友人未来学术生涯的殷切期望。

“广文局如水,何人檄慵慢。” 这两句描绘了一派清流不息的书卷气象,“广文局”可能是指某个藏书丰富的地方。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对知识和学问的尊崇,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潜心研究,不受世俗干扰。

“岂无同升公,空谷饱藜苋。”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柳慎徽寄予深厚期望。以“同升公”指代古代的隐逸之士,“空谷饱藜苋”形容隐居生活的自足与满足。诗人希望友人能在道州的新环境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最后,“寄书获我心,正须衡阳雁。”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通过“寄书”传递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情思念,同时,“衡阳雁”则是古代送别时常用的意象,取自《诗经》中的“衡门即将,雁行徘徊”,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如同大雁南飞一般顺利到达目的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历史人物、典故的引用,巧妙地融合了送别之情与学问之意,是一首感情真挚、意蕴深远的送别诗。

收录诗词(542)

李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言二章送柳慎徽赴道州教授(其二)

白发柳夫子,政是柳州孙。

谭经能解颐,经纶出其门。

彼美苍梧士,纫服得兰荪。

抽身朱墨间,初知儒者尊。

报国直以人,不类一饭恩。

山中多散材,著意采蟠根。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次赵继公得未开牡丹之什

洛阳二月三月春,车轮马足飘香尘。

金钱散尽花不见,买得桃李犹非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次韵

九顶如故人,要见或可期。

下有瓜字江,一别长相思。

作客殊不恶,何苦独念兹。

吾宗此登临,未觉鸟道危。

白云缭篮舆,一线归路迷。

且裁半隐衣,令与蜡屐宜。

吐雾隔凡俗,胜游那许追。

我亦癯仙流,讵堪逋客随。

江山自美女,生憎铅黛施。

遐瞩岂厌意,所遇亦复奇。

峨峨青蝉冠,袅袅紫金羁。

问公是中乐,鼠辈何与知。

渠爱钱神论,公有山行诗。

形式: 古风

次韵宋都运庆豳学成

我昨行邠郊,徒驭颜色欣。

周道日已远,犹复见仁人。

所挟一世旧,至前岂无因。

载赓七月诗,古风亦已臻。

如今天下士,气伟而多闻。

政成泮宫新,要起后学勤。

加我以数年,便与张范邻。

明当游泾河,即是泗水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