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少年眼力健观书,卷里千言一览无。
官事簿书昏惘惘,效尤石上种菖蒲。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年轻时精力旺盛、好学的读书人形象。他目光敏锐,读书过目不忘,显示出极高的学习能力和专注力。然而,随着岁月流转,诗人步入仕途,忙于繁琐的公文事务,感到迷茫和困惑,内心世界与先前的求知若渴形成鲜明对比。
"官事簿书昏惘惘"一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被公务缠身,每日处理大量文书,以至于头脑昏沉、心情茫然的状态。他试图从这种困境中寻求解脱,效仿古人种菖蒲的习俗,寄情于自然,以求心灵的宁静和精神的寄托。菖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清雅和长寿,诗人借此表达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识之外生活智慧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的对比,展现了诗人从青年时期的锐意进取到中年后的内心转变,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不详
素娥懒驾水晶轮,此夕飞来夜欲分。
送客出门还独立,一天清露湛无云。
高烧烛照御黄衣,疑是沈香夜宴归。
固是不教花睡著,只愁惊起露蝉飞。
日午猫睛一线时,红嫣紫媚正猖披。
争如绛蜡通宵照,玉叶金须色愈滋。
节近清明长是阴,黄花间在麦苗深。
倦行却上高楼望,烟锁前村一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