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许昌如蔡与石士繇酌别一章

太学诸生出许昌,抱关夫子特相将。

轻衣短帽秋风里,瘦马羸童古柳傍。

黄叶翻翻惨离思,浊醪沃沃浇愁肠。

欲知此别情怀恶,正是平生气味长。

公归且作诗书伴,我去还依鸿雁行。

酒阑径渡石桥子,回首高城挥夕阳。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翻译

太学的学子们从许昌出发,夫子亲自带领他们前行。
在秋风中,他们穿着轻便的衣服,戴着短帽,瘦马和疲弱的童子伴随在古老的柳树旁。
落叶翻飞,勾起深深的离愁,浑浊的酒水洗涤心中的忧郁。
想要了解这次分别的苦涩心情,这正是平日里生活的常态。
夫子你回去后就以诗书为伴,我则跟随大雁继续前行。
酒意微醺时,我走过石桥,回头望向高耸的城市,夕阳正洒下余晖。

注释

太学:古代最高学府。
抱关:守门。
夫子:对老师的尊称。
轻衣短帽:简朴的衣物。
瘦马:形容马瘦弱。
离思:离别的思念。
浊醪:浊酒。
鸿雁:候鸟,常用来象征信使或远方的亲人。
酒阑:酒兴将尽。
石桥子:石头建造的桥。
高城:城墙,代指城市。
挥夕阳:挥手告别,夕阳映照。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陈东在许昌与友人石士繇及太学诸生告别的情景。首联以生动的笔触刻画出学生们簇拥着抱关夫子(可能指导师或重要人物),一同踏上旅途的画面。接着,诗人通过“轻衣短帽”、“瘦马羸童”和“古柳傍”的细节,展现出秋风中凄凉而朴素的送别场景。

“黄叶翻翻惨离思”一句,借落叶象征着离别的哀伤,而“浊醪沃沃浇愁肠”则直接表达了离别时的愁绪,借酒消愁。诗人感慨此次分别后,彼此的生活将大不相同,“欲知此别情怀恶”,暗示了离别之苦。

“正是平生气味长”一句,诗人感慨此刻的离别,或许正是人生道路上一段新的开始,各自追求各自的事业和理想。接下来,他们约定以诗书为伴,像鸿雁一样各自飞翔,寓意着友情虽远隔千里,但心志相连。

最后两句“酒阑径渡石桥子,回首高城挥夕阳”,描绘了酒宴结束后的场景,诗人独自过桥,回头望向许昌城,夕阳西下,画面感强烈,充满了离别的落寞与对故土的依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宋人离别时的深沉情感和对未来的期待。

收录诗词(36)

陈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出生于一个“自五世以来,以儒嗣其业”的家庭。很早就有声名,洒脱不拘,不肯居于人下,不忧惧自己的贫寒低贱。蔡京、王黼当时用事专权,人们不敢指责,只有无所隐讳忌讳。他参加宴会集会,在座的客人害怕连累自己,都避开他。后来以贡士进入太学

  • 字:少阳
  • 生卒年:1086~1127年

相关古诗词

大雪与同舍生饮太学初筮斋

飞廉强搅朔风起,朔雪飘飘洒中土。

雪花着地不肯消,亿万苍生受寒苦。

天公刚被阴云遮,那知世人冻死如乱麻。

人间愁叹之声不忍听,谁肯采摭传说闻达太上家。

地行贱臣无言责,私忧过计如杞国。

揭云直欲上天门,首为苍生讼风伯。

天公倘信臣言怜世间,开阳阖阴不作难。

便驱飞廉囚下酆都狱,急使飞雪作水流潺潺。

东方日出能照耀,坐令和气生人寰。

形式: 古风

尹馆作此觅酒召李顺之饮

今日天色恶,酒壶恰已空。

何来进童子,挈榼问主翁。

主翁正对客,兀坐书堂中。

诸生功课毕,鼓瑟歌醉翁。

爱酒欲出门,杖头无青铜。

春衣典又尽,搜索计已穷。

酒兴不可遏,不免作诗呼进童。

空壶挈将纳宅库,为我却致䨥灰红。

得酒须寻爱酒伴,更烦与召陇西翁。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次韵士繇惜别

男儿自有四方志,离别岂能动刚肠。

功名未遂身未死,白眼青青频举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咏桃花菊一章

潘郎尝望尘,陶令亟避俗。

胸中定何如,清浊在一瞩。

河阳艳桃春,彭泽郁秋菊。

所好邈如许,二子殊品目。

诗人易评量,忍使混衡斛。

当使冰鉴磨,要遣须眉烛。

勿容脂粉姿,滥入圭璋录。

神仙真渺茫,浪说武陵谷。

不如临清潭,饮水乐自足。

谁令春雨红,点污秋株绿。

寒根岂无知,风霜怒应蓄。

令尹非安仁,腰带肯轻束。

脱巾漉酒浆,黄花泛新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