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弟及第

里闬高高祖德新,鲁庭诗礼孟家邻。

连登桂籍青袍客,共拜萱堂白首亲。

倚国精诚明火玉,照人清节对霜筠。

童襟开慧盈书馆,渐喜芝兰在处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里巷中的高祖父德行更新,住在鲁国庭院的诗礼之家做邻居。
连续登上科举榜的青年官员,一起向年迈的母亲行礼问候。
凭借国家的信任,忠诚如明玉般闪耀,清廉的节操如同霜后的竹子。
孩童般的纯真智慧充满书房,渐渐感到无论何处都有如芝兰般的芬芳和春天的气息。

注释

里闬:里巷。
高高祖:辈分很高的祖先。
德新:品德高尚,行为更新。
鲁庭:鲁国的庭院,代指儒家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
孟家邻:孟家为古代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的家族,这里指有良好教养的家庭。
桂籍: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比喻人才出众。
青袍客:新科进士,穿着青色官袍的官员。
萱堂:母亲或母亲的居所,古时以萱草象征母爱。
白首亲:白发苍苍的亲人,指年长的父母。
倚国:依靠国家的支持。
精诚:真诚的心意。
明火玉:比喻光明磊落,如玉般纯洁。
照人:照亮他人。
清节:清廉的节操。
对霜筠:像霜后竹子一样坚韧不屈。
童襟:孩童般的纯真之心。
开慧:开启智慧。
盈书馆:充满智慧的书房。
渐喜:渐渐感到喜悦。
芝兰:比喻贤良的人才,也象征美好的品德。
在处春:无论何处都如春天般充满生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襄为庆祝弟弟科举及第而作,表达了喜悦与对家庭亲情的珍视。首句“里闬高高祖德新”描绘了家族新气象,暗示着祖先的德行影响深远;“鲁庭诗礼孟家邻”则以儒家典故赞美弟弟能承袭诗书礼仪,如同孔子门徒孟子之家。接下来,“连登桂籍青袍客”形象地描述弟弟金榜题名,仕途顺畅,穿着青袍(官服)的荣耀;“共拜萱堂白首亲”则强调全家老小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倚国精诚明火玉”赞扬弟弟忠诚国家,品德如明玉般剔透;“照人清节对霜筠”则赞美他的清廉节操,如同霜中的竹节,坚韧不屈。最后两句“童襟开慧盈书馆,渐喜芝兰在处春”寄寓了对弟弟智慧增长和书香门第氛围的欣慰,以及对未来家庭和睦、人才辈出的美好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典雅,既体现了对个人成就的赞赏,又饱含了对家庭和谐的期盼,是一首典型的家族喜庆诗。

收录诗词(420)

蔡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字:君谟
  • 籍贯: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
  • 生卒年: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相关古诗词

喜欧阳永叔余安道王仲仪除谏官

御笔新除三谏官,士民千口尽相欢。

昔时流落丹心在,自古忠贤得路难。

好竭谋猷居帝右,直须风采动朝端。

人生万事皆尘土,惟是功名永远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寒食西湖

山前雨气晓才收,水际风光翠欲流。

尽日旌旗停曲岸,满潭钲鼓竞飞舟。

浮来烟岛疑相就,引去山禽好自由。

归骑不令歌吹歇,万枝灯烛度花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寓居兴化转运廨舍

病恼连春夏,居閒意味长。

海风生永昼,山雨送微凉。

书帙梅蒸润,衣巾荔实香。

尘缘消遣尽,物我两相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温成皇后挽词二首(其二)

翟綵开新礼,金文易大名。

真游上仙路,故物感皇情。

月落辞丹禁,春前引素旌。

宫闱鸣挽铎,不是佩环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