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林下风神物外姿,闺房秀色鉴中奇。
两家标韵谁兼得,会有多情识者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望的作品,名为《和钱处和梅花五绝(其五)》。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林下风光图。
"林下风神物外姿"一句,以"风神"二字形容树木之美,既传达了树木在微风中的姿态,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力的展现。"物外姿"则是说这些树木的美不仅在于其自身,更在于它们与周遭环境和谐共生的状态。
接着的"闺房秀色鉴中奇"一句,"闺房"指代女性居所,而"秀色"则形容梅花之美。"鉴中奇"表达了诗人通过镜子观赏到梅花之美丽,并由此生出惊叹。这不仅是对梅花之美的描写,也反映出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审美角度。
"两家标韵谁兼得,会有多情识者知"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与友人钱处在文学上的交流互鉴、相互激励的满意。"两家"指的是王之望与钱处两个家庭,而"标韵"则是指他们在文学创作上所追求的艺术境界。"谁兼得"意味着只有真正有情感和品位的人才能完全领会这种高雅的文学追求。最后的"会有多情识者知",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能够欣赏并理解他们作品之美好者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风光与梅花之美的描绘,以及对友人间文学交流的赞美,展现了宋代文人在自然观察和艺术鉴赏上的细腻情感。
不详
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莫欺玉蕊瘦栾栾,中有江南长恨端。
白发天涯归未得,年年老眼泪中看。
铁心开府不妨狂,赋语清便独擅唐。
堪笑离骚穷逐客,只知兰蕙有幽香。
枝上春风渐有涯,断魂初见两三花。
一尊尽日看无厌,要待参横月影斜。
酣酣芳意不胜春,一笑嫣然恼杀人。
分寄多情还解否,要教国色在东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