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樱桃

此花前日时,素雪摇东风。

已惊变浓绿,忽更垂繁红。

俛仰物三换,岁华终无穷。

因笑树下人,未悟成老翁。

磊落火齐珠,参差珊瑚丛。

赠远限道路,成蹊纵儿童。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摘樱桃》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描绘了樱桃成熟时的景象与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首句“此花前日时,素雪摇东风”,以“素雪”比喻初春的白雪,形象地描绘了樱桃花在春风中摇曳的情景,仿佛昨日还是白雪覆盖,今日已是春花烂漫。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时间的短暂与变化之快表现得淋漓尽致。

接着,“已惊变浓绿,忽更垂繁红”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樱桃从嫩绿到繁红的变化过程。樱桃由绿转红,不仅颜色上发生了显著变化,也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循环。诗人通过这一转变,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俛仰物三换,岁华终无穷”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事变迁,都在不断地更迭交替,岁月不息,生命无常。这两句诗既是对樱桃生长过程的赞叹,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最后,“因笑树下人,未悟成老翁”一句,诗人以旁观者的视角,对那些未能领悟生命真谛的人发出感慨。这里的“老翁”并非指实际年龄的老者,而是指那些在岁月长河中迷失自我、未能真正理解生命意义的人。诗人通过这一形象,提醒人们珍惜时光,思考生命的价值。

“磊落火齐珠,参差珊瑚丛”描绘了樱桃树上挂满果实的景象,犹如璀璨的珠宝和参差的珊瑚,既美丽又富有生机,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赠远限道路,成蹊纵儿童”则暗示了樱桃虽美,却受限于地理环境和季节,只能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享受。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生活琐事的幽默态度。

综上所述,《摘樱桃》一诗通过对樱桃生长过程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春阴

朝日送风光,宿云浓不卷。

微阴助惆怅,旅思增婉婉。

新花秀且含,芳草绿更远。

乐赏及融怡,春晖未应晚。

形式: 古风

除草二首(其一)

昔岁有壮气,耻事一室中。

独愿埽万里,指麾走群雄。

少壮意更衰,弃书学老农。

羁旅无田园,飘如野间蓬。

徘徊陈蔡间,呰窳见楚风。

托足不期广,所存一亩宫。

秋草日芜没,荷锄事儿童。

叹息念变化,古人颇固穷。

形式: 古风

除草二首(其二)

中庭不踰亩,百草何荒芜。

绿叶间紫茎,薰莸互相渝。

所怜薄筋力,岂爱不埽除。

贤者曾蒿莱,吾徒亦何如。

公侵藩垣出,蔓也自难图。

下床值蛇蟒,依隐行郁纡。

至使蚊蚋多,不堪匝肌肤。

古人遗我言,芳兰戒必锄。

努力蔑小惠,作诗感踌躇。

形式: 古风

敔来速尝新酒

徒咢无与同,徒歌无与和。

徒行莫之友,徒语无所破。

慷慨一无徒,始觉从君过。

欣闻酒新酿,堂有佳客座。

欢从尊罍罄,醉听冠巾堕。

庶可效名士,因君读楚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