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池晚游诗(其十二)

柳梢斜挂月如丸,照水摇摇颇耐看。

欲写真容无此镜,不难捉影捕风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月下柳影的宁静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句“柳梢斜挂月如丸”,巧妙地将柳枝与月亮的形象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丸”字形象地描绘了月亮圆润饱满的形态,而“斜挂”则赋予了月亮一种动态感,仿佛它正轻轻倚靠在柳梢之上,与柳枝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和谐与静谧的氛围。

次句“照水摇摇颇耐看”,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动态美。水中的倒影随着微风轻轻摇曳,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感,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这里的“耐看”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景象的喜爱和欣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这种美是值得人们细细品味的。

后两句“欲写真容无此镜,不难捉影捕风难”,则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前一句“欲写真容无此镜”意味着诗人想要捕捉并描绘下这美丽的景象,却找不到合适的工具或媒介,暗示了自然之美的独特与难以言喻。后一句“不难捉影捕风难”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之美的瞬息万变与难以捕捉,无论是光影还是风,都是稍纵即逝,难以完全捕捉到它们的全部韵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难以完全把握的感慨。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不忍池晚游诗(其十三)

不耐茫茫对此何,花如吉野月须磨。

如鱼邪虎乌乌武,树底时时人唱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不忍池晚游诗(其十四)

三更夜深月上棂,荷花遥遥透微馨。

垆烟帖妥窗纱静,不解参禅也读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不忍池晚游诗(其十五)

山色湖光一例奇,莫将西子笑东施。

即今隔海同明月,我亦高吟《三笠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宫本鸭北以旧题长华园诗索和

绕榭山花红欲然,林中结屋屋如船。

人来蓬岛无宾主,境比桃源别洞天。

近事披图谈斗虎,旧游濡笔纪飞鸢。

登楼北望方多事,未许偷闲作散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