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虚舟孝廉北上柬史耕岩学士

东去京华总及春,青袍如旧榜名新。

诗篇好诵词流口,先泽犹存帝里民。

禄阁分灯元汉裔,黄梅传钵自江滨。

溧阳学士闻声久,曾向人前问野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所作的《送刘虚舟孝廉北上柬史耕岩学士》。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历史文化的感慨。

首句“东去京华总及春”,描绘了友人刘虚舟北上京城的旅程,春天的景色与友人的归途相映成趣,预示着旅途的美好与希望。接着,“青袍如旧榜名新”一句,以“青袍”象征官职,表达了对友人身份的尊重与肯定,同时“榜名新”暗示了友人在仕途上的崭新开始。

“诗篇好诵词流口”,赞美了友人的文学才华,他的作品广为流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传颂。这不仅是对友人个人成就的赞扬,也体现了诗歌在社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先泽犹存帝里民”一句,借历史的传承,表达了对友人家族荣耀的敬仰,以及对友人能够继承先辈遗志的期待。这里的“帝里民”泛指京城的百姓,强调了友人的影响力和对社会的贡献。

“禄阁分灯元汉裔,黄梅传钵自江滨”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友人的家族背景和文化传承。禄阁分灯可能是指家族的显赫地位,而黄梅传钵则暗示了友人来自江南,有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这两句既是对友人个人身份的描述,也是对其家族历史和文化传统的致敬。

最后,“溧阳学士闻声久,曾向人前问野人”两句,通过叙述溧阳学士对友人的长期关注和询问,进一步强化了友人名声远播的形象。这里的“野人”可能是指普通民众,强调了友人的作品和事迹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北上京城这一事件的描绘,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家族传承以及社会影响力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潘母陈太君挽诗

日暮谁能不倚闾,夫人贤哲古无如。

介山隐日曾承命,江左行时未绝裾。

老去每闻加饭报,病中犹寄缓归书。

天涯孙子分南北,恸哭寒原走素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詹仙洲莫百川北上

数点寒梅渐报春,岭头北去雪花新。

丰城并跃双龙剑,燕市同游两酒人。

道有屈伸权在命,文无今古诀唯真。

只须了却经生事,一第何常可救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俞介石别驾

使君生有梅花约,庾岭罗浮屡剖符。

水部诗中频共赏,美人林下未应无。

一枝春色聊堪寄,两地香风总不殊。

欲挂片帆冬日下,三枫亭畔对冰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题周耐庵匡庐托钵图

诗人标格老僧装,大地无非选佛场。

最是匡庐宜乞食,虎溪前去是柴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