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八十九)

牛头横说竖说,不知有向上关棙。

兴化在大觉棒下,见临济先师于黄檗处吃棒底道理。

狮子咬人,韩獹遂块。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公案的形式展开,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生动的比喻。"牛头横说竖说,不知有向上关棙",运用了牛头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人们在日常思考和言语中往往局限于表面,而忽略了更高层次的真理或智慧。这里的"向上关棙",指的是佛教中追求精神提升和觉悟的过程。

接下来的"兴化在大觉棒下,见临济先师于黄檗处吃棒底道理",进一步阐述了禅宗修行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师父的教诲和实践(如“吃棒”),来领悟佛法的真谛。这里提到的“兴化”、“大觉”、“临济”、“黄檗”都是禅宗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或地点,象征着修行过程中的指导与考验。

"狮子咬人,韩獹遂块",这一句则以动物行为为喻,狮子象征着力量与勇气,韩獹则可能代表某种障碍或恐惧。这句话暗示了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需要勇敢地去克服内心的恐惧,正如狮子敢于面对并战胜猎物一样。最终,“遂块”二字,可能意味着通过这样的行动,内心得到了释放或解脱,达到了某种精神上的自由与平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故事,探讨了禅宗修行中的关键理念:超越表面的思考,勇于面对内心的挑战,以及通过实践获得精神的觉醒与解放。

收录诗词(247)

释广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九十)

雪峰辊毬,秘魔擎杈。

德山行棒,临济下喝,诸大老何用许多气力。

山僧寻常只是因风吹火,今日失利。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九十一)

行罗汉慈,破劫贼故。行菩萨慈,安众生故。

行如来慈,续慧命故。行平等慈,又且如何。

岭云海月俱耕遍,拽耙拖犁卒未休。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九十二)

达磨面壁,云门念七。玉本无瑕,彫文丧德。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九十三)

画龙看头,画蛇看尾。

雪山冷坐六年,此处无金二两。

少林面壁九年,俗人沽酒三升。

向道莫行山下路,果然猿叫断肠声。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