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晓行

晓光催角。听宿鸟未惊,邻鸡先觉,迤逦烟村,马嘶人起,残月尚穿林薄。泪痕带霜微凝,酒力冲寒犹弱。叹倦客,悄不禁重染,风尘京洛。

追念人别后,心事万重,难觅孤鸿托。翠幌娇深,曲屏香暖,争念岁华飘泊。怨月恨花烦恼,不是不曾经著。者情味、望一成消减,新来还恶。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翻译

晨曦微露,催响了凄凉的号角声。仔细聆听,林中栖息的鸟儿尚在安睡,未被惊醒,但邻舍的雄鸡已经先自啼鸣,喔喔报晓。连绵相接的村落烟雾朦胧,征马在晨雾中嘶鸣,旅人们早已匆匆上路,此时,尚有一轮残月将余辉洒落在稀疏的树林里。我感伤的泪痕处已结上了一层微微的白霜;体内残存的酒力渐渐变得薄弱,难以抵挡清晨刺骨的寒气。可叹我这倦游的客子,再也不愿重新沾染京师的风尘,当年在京城的情景至今让我如惊弓之鸟,心存余悸。
追想与妻子分别以来,心头总是思念重重,千头万绪,却又难以寻觅到一只离群的孤鸿将音讯为我传送。家中的娇妻独自坐在翠绿色的深深的帘纬中,曲折的画屏里飘逸着暖融融的麝香,她又怎会想到在这岁暮时节,我正在异地他乡飘泊。怨月儿圆明,恨花儿开放,因为这只能使我徒增烦恼,我不是未曾经历过这样的苦楚,我只是想让这种烦恼情味随着时间的推移能稍稍减少一点,谁知近来这段日子却让我更感到惶恐不安。

注释

喜迁莺:词调名,始见于由唐入蜀的韦庄词,为双片小令,四十七字。
角:号角声。
迤逦:形容曲折连绵貌。
嘶(sī):马的嘶叫声。
林薄:草木丛杂的地方。
叹倦客:长期在外疲倦厌烦的客子。
悄不禁:犹浑不禁,全未料到。
悄,宋人口语,犹浑、直,简直的意思。
风尘京洛:后人多借此比喻世俗的污垢。
京洛:这里借指北宋首都汴京。
人:指妻子。
孤鸿:失群的孤雁。
喻捎信人。
翠幌:绿色帘幕。
幌,布幔,此处泛指帷幔。
娇:情爱。
曲屏:由若干扇组成、可随意折放的屏风。
者情味:这种情味。
者,犹“这”。
一成:宋时口语,犹渐渐”,指一段时间的推移。

鉴赏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的一幕。"晓光催角"展现了拂晓时分光线渐渐洒落,唤醒大地的宁静与生机。"听宿鸟未惊,邻鸡先觉"则是对早起之人耳边传来的自然声响的细腻捕捉,表现出诗人对周遭环境的敏锐感知和深切体验。

接着,"迤逦烟村,马嘶人起,残月尚穿林薄"这几句描绘了一个朦胧、静谧的乡间晨景。"泪痕带霜微凝,酒力冲寒犹弱"则透露出诗人的某种情感体验和心理状态,或许是对过去某些事情的回忆与思念。

"叹倦客、悄不禁,重染风尘京洛"这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远行旅途的疲惧和无奈,以及对往昔生活场景的再次涉足带来的复杂情绪。

"追念,人别后,心事万重,难觅孤鸿托"表达了诗人在分别之后,对于那段往事的深沉思念与回忆,这些思念如同孤独的鸿鹄,在心头盘旋却又找不到寄托。

"翠幌娇深,曲屏香暖,争念岁寒飘泊"则是对居所或某种私密空间的描绘,以及在这个温馨环境中对于往昔情事的缅怀和不舍。

最后,"怨月恨花烦恼,不是不曾经著。這情味,望一成消减,新来还恶"诗人表达了对过往之事的怨念与苦恼,以及希望这些复杂的情感能够得到释怀,但新的痛苦又随之而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364)

刘一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 号:太简居士
  • 籍贯: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
  • 生卒年:1078~1160

相关古诗词

蓦山溪.叶左丞生日

卿云衍苒,翠壁天开就。

移下小方壶,照初日、嘉林濯秀。

君恩暂许,丘壑憩夔龙,开径竹,续岩花,小试丹青手。

声名德业,汉代谁居右。

红旆碧油幢,想今古、山中未有。

霜松手种,应待茯苓生,斋酿熟,玉泉香,还上萱堂寿。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蓦山溪

王家人地,奕奕争高秀。

金紫照青春,想当日、乌衣巷口。

声名气概,今见两朱轓,诗似锦,酒如渑,属意风光厚。

酿泉石壁,未减南阳寿。

清兴与谁同,探梅萼、溪桥驿堠。

东风御柳,应访此韩翃,归步稳,赤墀边,肯记幽栖否。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虞美人.族兄无言召

浪花云叶交加舞。身近青冥路。天知此客解骑鲸。

今夜一江明月、送行行。从今直上鳌峰去。

应记经行处。莫将险语乱江声。

却怕月中高卧、彩虹惊。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鹊桥仙

春风真个,取将花去,酬我清阴满院。

名园清昼漏签迟,未肯负、酒朋歌伴。

使君情在,暮云合处,卧看碧峰峨弁。

向来魂梦几曾真,休怨断、楼高不见。

形式: 词牌: 鹊桥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