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五)

坐倚朱藤杖,行歌《紫芝曲》。

不逢商山翁,见此野老足。

愿同荔支社,长作鸡黍局。

教我同光尘,月固不胜烛。

霜飙散氛祲,廓然似朝旭。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翻译

悠闲地倚着红色的藤杖,边走边唱着《紫芝曲》。
没有遇到商山的隐士,见到这样的乡村老人也足以满足。
希望能和朋友们像荔枝社那样聚会,常常如同宴请邻里。
让我与你们共享平凡生活,月光虽明亮,却比不上你们的热情照耀。
秋风驱散了阴霾,眼前豁然开朗,如同早晨的阳光。

注释

坐:坐着。
倚:靠着。
朱藤杖:红色藤杖。
商山翁:商山四皓(古代隐士)。
野老:乡村老人。
荔支社:比喻志同道合的朋友聚会。
鸡黍局:宴请朋友的聚会。
光尘:指世俗的繁华。
胜烛:超过明烛,形容热情或光明。
霜飙:秋风。
氛祲:阴霾,不好的天气。
朝旭:早晨的太阳。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诗中“坐倚朱藤杖,行歌《紫芝曲》”表达了一种闲适自在的情怀,朱藤杖即竹杖,诗人坐在那里拿着竹杖,边走边唱着《紫芝曲》,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享受其中的悠然自得。

“不逢商山翁,见此野老足”则透露了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商山翁是古代隐逸之人的称呼,这里表达的是诗人虽然没有遇到高人,但看到田间的老农就感到满足了,不再追求更多。

“愿同荔支社,长作鸡黍局”表明诗人希望能够像荔枝一样与土地紧密相连,长久地从事农业劳动,如同玩耍着简单的棋类游戏(鸡黍局)一般安贫乐道。

“教我同光尘,月固不胜烛”则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赞叹和向往。诗人希望能像尘土一样随风而去,与日月星辰共存,而不是被世俗的灯火所束缚。

最后,“霜飙散氛祲,廓然似朝旭”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霜气四溢,雾气渐散,如同早上的太阳光芒一般明亮和温暖。这段落既是对自然之美的描写,也映射出诗人心中那份宁静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自然景观及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平淡生活的追求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意境美和哲理思考的田园诗。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六)

昔我在广陵,怅望柴桑陌。

长吟《饮酒》诗,颇获一笑适。

当时已放浪,朝坐夕不夕。

矧今长闲人,一劫展过隙。

江山互隐见,出没为我役。

斜川追渊明,东皋友王绩。

诗成竟何为,六博本无益。

形式: 古风

次韵正辅表兄江行见桃花

曲士赋《怀沙》,草木伤莽莽。

德人无荆棘,坐失岭峤阻。

我兄瑚琏姿,流落瘴江浦。

净眼见桃花,纷纷堕红雨。

萧然振衣裓,笑问散花女。

我观解语花,粉色如黄土。

一言破千偈,况尔初不语。

可怜一转话,他日如何举。

故复此微吟,聊和鸥鸦橹。

江边闲草木,闲客当为主。

尔来子美瘦,正坐作诗苦。

袖手焚笔砚,清篇真漫与。

愿兄理北辕,六辔去如组。

上林桃花开,水暖鸿北翥。

形式: 古风

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其一)

孤臣南游堕黄菅,君亦何事来牧蛮。

舣舟蜑户龙冈窟,置酒椰叶桄榔间。

高谈已笑衰语陋,杰句尤觉清诗孱。

博罗小县僧舍古,我不忍去君忘还。

君应回望秦与楚,梦涉汉水愁秦关。

我亦坐念高安客,神游黄蘖参洞山。

何时旷荡洗瑕谪,与君归驾相追攀。

梨花寒食隔江路,两山遥对双烟鬟。

归耕不用一钱物,惟要两脚飞孱颜。

玉床丹镞记分我,助我金鼎光斓斑。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其二)再用前韵

乐天双鬓如霜菅,始知谢遣素与蛮。

我兄绿发蔚如故,已了梦幻齐人间。

蛾眉劝酒聊尔耳,处仲太忍茂弘孱。

三杯径醉便归卧,海上知复几往还。

连娟六么趁蹋鞠,杳眇三叠萦《阳关》。

酒醒梦断何所有,落花流水空青山。

忽惊铙鼓发夜半,明月不许幽人攀。

赠行无物惟一语,莫遣瘴雾侵云鬟。

罗浮道人一倾盖,欲系白日留君颜。

应知我是香案吏,他年许缀蓬莱班。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