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十二首

致身谁并武昌贤,沥胆披肝气浩然。

奉诏但知君有命,行师敢道主无权。

风波诬陷惟三字,日月争光直万千。

忠报死留书背上,桧奸卖国罪通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论古十二首》中的某一首,由清代诗人章甫所作,通过对比武昌贤者与奸佞之臣,表达了对忠诚与背叛、公正与偏私的深刻思考。

首句“致身谁并武昌贤”,开篇即以武昌贤者为标杆,提出问题:谁能与这样的高尚品德相匹敌?接着“沥胆披肝气浩然”一句,进一步描绘了武昌贤者的忠诚与正直,其心如明镜,其志如磐石,气概豪迈。

“奉诏但知君有命,行师敢道主无权。”这两句揭示了忠诚者面对权力时的态度,他们只遵从君命,不质疑君权,即使在军事行动中也坚决执行,不因个人意志而改变。

“风波诬陷惟三字,日月争光直万千。”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将诬陷与真相进行对比,指出诬陷只需三个字,而真相却能照亮千万里,强调了真相的力量和诬陷的微不足道。

“忠报死留书背上,桧奸卖国罪通天。”最后两句直接点明主题,赞扬忠诚者的牺牲精神,他们的忠心和牺牲被铭记于后世;而奸佞之臣如秦桧,因出卖国家利益而罪孽深重,其恶行如同触犯天理。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对比,表达了对忠诚与背叛、公正与偏私的鲜明态度,以及对忠诚者牺牲精神的崇高敬意。

收录诗词(439)

章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论古十二首

南渡衰微气数过,中原摇撼震干戈。

勤王有志谁如此,存祀无功可奈何。

燕市魂飞光日月,金陵目断哭山河。

丹心汗照留青史,沉痛当年正气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论古十二首

四十馀年一梦虚,长江天险恨成墟。

伤心北去悲亡国,化血南归认故居。

不负生来仁义性,无惭读尽圣贤书。

千秋忠孝寻遗迹,文笔峰头一草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论古十二首

孤山独立水之涯,别有乾坤处士家。

声气交情通鹤翅,姻缘业债结梅花。

杖头买酒邀明月,湖上敲诗数落霞。

封禅遗书求不得,清高品格玉无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江亭坐夜(其一)

江亭背立海城关,围住鲲沙七线湾。

蜃阁消归山外水,渔灯分占水中山。

众星罗野珠千点,孤月当空玉一环。

短笛划然长啸起,歌声直遏碧云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