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龙准高不高,虎颐短不短。
半夜昆崙儿,两手扶银碗。
这首诗名为《丹霞第三代安禅师》,作者是宋代的僧人释子淳。诗的内容看似简单,却富有象征和隐喻。前两句“龙准高不高,虎颐短不短”描绘了一种奇特的形象,龙准(龙的鼻梁)和虎颐(老虎的下巴)被用来象征人的面部特征,暗示修行者的内在气质或外在形象可能并不符合常人标准,但这种独特性正是其修行的一种体现。
后两句“半夜昆崙儿,两手扶银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修行者比喻为在深夜攀登昆仑山的勇者,昆崙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仙境和高远之地,象征着艰难的修行之路。而“两手扶银碗”则可能是描述修行者在静坐冥想时,持碗饮水以保持清醒,也暗含了对禅定的坚守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修行者坚韧不拔、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的赞美,体现了禅宗崇尚的内省与超越世俗的追求。
不详
寒风凛凛,古貌堂堂。俱卢日午,瞻部夜央。
声前一句兮从尔商量。
正中来,运步红炉遍九垓。
宝月夜光随处静,披云终不露纤埃。
兼中到,及尽有无真个妙。
披毛戴角火中行,纵横不落今时道。
偏中正,嫫母临妆羞照镜。
三更玉户不挑灯,混融非露当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