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八咏录四(其二)陈桧

铁干屈左纽,苔枝锁空青。

雨露承十朝,根心自祯明。

愿仗千佛荫,羞向三阁荣。

水月照缨络,俨矣大士形。

秋风动石头,不杂玉树声。

泰媪永诃护,恐化苍龙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陈桧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桧树的独特魅力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首先,“铁干屈左纽,苔枝锁空青”两句,以“铁干”形容桧树的坚韧与力量,而“屈左纽”则暗示了桧树在生长过程中所展现出的自然形态之美。接着,“苔枝锁空青”描绘了桧树上覆盖着青苔的枝条,与天空形成对比,赋予画面以生机与活力。

“雨露承十朝,根心自祯明”则进一步赞美了桧树在自然界的生存状态,它不仅能够承受风雨的洗礼,还能够在根部深处汲取生命的能量,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愿仗千佛荫,羞向三阁荣”表达了诗人对桧树的敬仰之情,希望它能受到佛祖的庇佑,而不愿在世俗的荣华中显得过于张扬。

“水月照缨络,俨矣大士形”一句,将桧树比作佛像,水中的月影映照在桧树的缨络之上,仿佛是大士的化身,增添了诗作的宗教色彩和神秘感。

“秋风动石头,不杂玉树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微风吹过,石头轻轻摇晃,而桧树的叶子则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营造出宁静和谐的画面。

最后,“泰媪永诃护,恐化苍龙精”表达了对桧树的保护与敬畏之心,认为桧树可能蕴含着古老的智慧与力量,需要得到妥善的保护与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陈桧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融入了佛教的元素,表达了对生命、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思考和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5)

陆侗(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静安八咏录四(其三)涌泉

元气斡坤轴,不舍昼夜旋。

四五穷其上,趵突万劫泉。

宁随月盈缩,滚滚常自然。

沸如沃焦起,汨若尾闾连。

神虎耻来跑,骊龙惧为渊。

自天一数生,在理合后先。

荒哉博望侯,空去求河源。

美彼西方人,卓锡良有缘。

形式: 古风

静安八咏录四(其四)芦子渡

芦村胥村南北路,舟往舟还古今渡。

一笠天垂紫凤飞,百枝水落青龙步。

鲤鱼风起夜未收,雪色苇花零乱秋。

借得君山第三管,月中吹过沧浪洲。

形式: 古风

静安八咏录三(其一)赤乌碑

僧来天竺国,寺创赤乌年。

碑碣前朝重,文章后世怜。

秋风生大野,斜月堕重渊。

有待龟龙负,图书得共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静安八咏录三(其二)陈桧

不识陈朝桧,相传故老言。

理文俱左纽,后土自蟠根。

气迥青山暝,阴寒玉殿昏。

何须野王笔,图画至今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