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鹿原东浐水西,杨花漠漠草萋萋。
那堪对此还醒别,况是醍醐鸟正啼。
诗中“白鹿原东浐水西,杨花漠漠草萋萋”两句描绘了一幅春日田园风光的画面。白鹿原,即是古人笔下常见的仙境之地,这里以其命名的地理标志,显得格外清新脱俗。而“东浐水西”,则是在描写这一地域内流淌着的一条清澈河流,它的存在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生机与活力。至于“杨花漠漠草萋萋”中的“杨花”,通常指柳絮,春天随风飘扬,遥望去仿佛一片轻纱笼罩着大地,而“草萋萋”则表现了野草蓬勃的景象,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也反映出一个悠闲自在的情怀。
接着,“那堪对此还醒别,况是醍醐鸟正啼。”两句则转向了内心情感的抒发。“那堪”一词用得颇为沉痛,意味着诗人面对这般景致,又怎能忍心离去。这里的“醒别”,即是清醒地面对分别的无奈。而“况是醍醐鸟正啼”的描述,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醍醐”指的是美酒,而以此比喻诗人与友人的相聚时光,宛如佳酿一般令人沉醉。至于“鸟正啼”,则是说在这美好的时光里,即便是鸟儿也似乎在为他们的欢聚和歌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所产生的情感波动。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友情、美酒和大自然的深厚情感。
不详
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夜浅月未生,春寒雪犹在。
吴僧携古琴,来与山人会。
诗心有是非,禅话无慷慨。
高鸿自冥冥,弋者复何害。
五色琉璃白昼寒,当年佛脚印旃檀。
藕丝织出三衣妙,贝叶经传一偈难。
夜看圣灯红菡萏,晓惊飞石碧琅玕。
更闻鹦鹉因缘塔,八十山僧试说看。
竹山绝顶古招提,境异相将竺国齐。
灵鹫雄吞台岳小,瑞峰高压斗牛低。
云深石怪宜猿隐,水静林幽乐鸟啼。
见说当年封紫箨,只因丹凤此中栖。
奔驰尘土何时了,自叹一官如蚁小。
半夜觅宿僧家园,梦里闻鸦霜月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