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地入青徐眺望赊,云中鸡犬有人家。
金乌五夜出旸谷,玉烛万方瞻日华。
李泌成仙还作相,刘安得道只餐霞。
轩前尽种扶桑树,不比玄都观里花。
这首诗描绘了远方青徐之地的景象,视野开阔,云雾缭绕中隐约可见人家炊烟。诗人以金乌(太阳)在东方升起的壮观画面象征着希望和光明,"玉烛万方瞻日华"则赞美了太阳的神圣与光明普照四方。接下来,诗人提及历史人物李泌和刘安,前者虽成仙但仍回归人间担任要职,后者修炼得道却选择简单生活,只食霞光。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轩前种植的扶桑树的喜爱,认为它们比玄都观里的繁花更显得质朴而有意义。整首诗寓言性强,借景抒怀,体现了作者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自然的崇尚。
不详
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六年读礼足艰危,知尔朝天副所期。
宗庙正需瑚琏器,羽仪今集凤凰池。
见辞舍馆情俱恶,忆上河梁步自迟。
能慰老人思望切,停云还有寄来诗。
潘岳贤能邑大夫,老成谙练实难如。
治心有术惟清静,临政从公绝毁誉。
情寄堂琴民自化,乐同时物雉随车。
循良在昔多徵拜,信史班班不诳予。
牝庐居然欲半年,甚于水火观中禅。
死生有命固无惧,老病他乡始可怜。
家食旧非邻院米,药资今受施僧钱。
数间破屋丛书里,谁问洛城卢玉川?
犀牛不逐扇俱破,奈有人来问此轩。
资福无端添注脚,石霜何事未忘言?
大千无迹身俱化,一点通明角尚存。
拈起家风随手应,莫言无可付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