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胡氏问影楼秋夜闻曲

明月不照夕,灯火乱星球。

一片娇波沈碧,短艇小虹桥。

夜久阑干倚遍,安得铜琵铁板,水调唱歌头。

切切小弦语,欸乃一声遥。空俛仰,廿年事,一浮沤。

堤柳多应相识,涴地不禁秋。

远忆苏翁菜圃,聊拥卧龙尘榻,不是宝钗楼。

丹灶起无地,长揖谢浮邱。

形式:

鉴赏

此诗《水调歌头·胡氏问影楼秋夜闻曲》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魏元戴所作。诗中描绘了秋夜中月色朦胧、灯火闪烁的景象,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听曲的感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明月不照夕,灯火乱星球”以明月与灯火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接着“一片娇波沈碧,短艇小虹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水面景象,波光粼粼,仿佛是少女的眼眸,而小桥短艇则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

“夜久阑干倚遍,安得铜琵铁板,水调唱歌头”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倚靠栏杆,渴望能听到激昂的音乐,如铜琵琶、铁板般有力的旋律,唱响《水调歌头》这首古曲,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对艺术的向往和追求。

“切切小弦语,欸乃一声遥”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琴声的细微与远方传来的一声吆喝,展现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共融。

“空俛仰,廿年事,一浮沤”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经历的回顾,将个人的短暂存在与宇宙的永恒相对比,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堤柳多应相识,涴地不禁秋”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堤岸上的柳树似乎认识诗人,而落叶随风飘落,不禁让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

最后,“远忆苏翁菜圃,聊拥卧龙尘榻,不是宝钗楼”通过引用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处境的自我安慰。

“丹灶起无地,长揖谢浮邱”则以道教炼丹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精神升华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对世俗生活的告别,寻求心灵的解脱与超越。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音乐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55)

魏元戴(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浪淘沙.挽持庵

削迹遁于诗。离黍空悲。冥冥弱羽怅差池。

山色临川无恙在,魂魄何之。收泣向天涯。

三复明夷。沧江瘦影拥支离。

北望卢龙宁忍卖,周有遗黎。

形式:

水龙吟.丙寅夏夜

归来海上成连,著身浩淼空无际。

狂哉河伯,望而兴叹,未容私喜。

星火中天,宵深嬴得,听风听水。

笑宛邱屋小,蛟氛四面,中一缕,龙吟细。

片片哀鸿尽起。祝苟车、豚蹄空祭。

蛙生沈灶,家浮宅泛,流离转徙。

天发杀机,干戈南北,日寻未已。

叹宋家文靖,水旱盗贼,敷陈无地。

形式:

蝶恋花.丁卯上元。用东坡密州上元原调并韵。东坡此词不胜今昔之感,予之所感,重足哀者

宝炬华灯城不夜。手板天街,不用严安画。

光满银蟾香散麝。骄嘶倦控深宵马。

旧事蓬莱如梦也。收泣新亭,中酒逃莲社。

袖手祈年灯影下。东风拂面来平野。

形式:

浪淘沙.重九潜园夜话

扶病倚南窗。风雨重阳。妖氛一道亘河湟。

闻说遗黎歌复旦,何日重光。相对鬓毛苍。

一味新凉。蕉龛容我作僧房。

安得霜螯兼菊酒,聊话沧桑。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