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题(其二)

天怜羁迹寄诸侯,差近危栏付与秋。

风物捲帘都在眼,湖山如画恰当头。

征鸿已作随阳计,社燕能为几日留。

赖有楚天凉夜月,二年相伴上谯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上天怜悯我漂泊不定,让我暂且寄身于诸侯之地,靠近那危险的栏杆,面对着秋天的景色。
打开窗帘,眼前的风景尽收眼底,湖光山色如画卷般展现在眼前。
大雁已经计划随着阳光南迁,而燕子又能停留多久呢?
幸好有这楚地的清凉夜晚和明亮月色,陪伴我度过两年时光,登上高楼眺望。

注释

天怜:上天怜悯。
羁迹:漂泊不定。
诸侯:古代分封的各国国君。
危栏:高而临风的栏杆。
秋:秋天。
风物:风景。
捲帘:卷起窗帘。
在眼:在眼前。
湖山如画:湖光山色如画。
征鸿:远行的大雁。
随阳计:跟随阳光向南迁移的计划。
社燕:燕子的一种,常在春社时筑巢。
几日留:能停留几天。
楚天:楚地的天空。
凉夜月:清凉的夜晚和明亮的月色。
二年:两年。
谯楼:古代城楼,用于观察敌情或报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南的《阙题(其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季节变换的感慨,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心境。首句“天怜羁迹寄诸侯”表达了诗人被贬谪他乡,仿佛被上天怜悯,暂时安置在诸侯之地。"差近危栏付与秋"则暗示了诗人站在高楼的边缘,面对着秋天的萧瑟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风物捲帘都在眼,湖山如画恰当头”,通过卷帘而望,诗人将眼前的风物尽收眼底,湖光山色如画般美丽,但美景并不能消解内心的孤寂。"征鸿已作随阳计,社燕能为几日留"借飞鸿南向和燕子的暂留,寓言自己漂泊无定的生活,不知何时才能回归故土。

最后,诗人以“赖有楚天凉夜月,二年相伴上谯楼”作结,庆幸只有凉爽的夜晚和明亮的月光能成为两年来唯一的伴侣,陪伴他在谯楼上度过漫长的时光。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期待。

收录诗词(134)

周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阙题(其一)

天怜羁迹寄诸侯,付与危栏早得秋。

相见便知悬榻意,阚亡时得挟书游。

山容老去苍崖在,水潦痕存浅碧收。

高我儒冠无用世,不应更蹑九华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余杜门兀坐三年壬申六月九日出吊平望归途阻风第四桥余曰是特偶相值尔不然岂造物者出门即相料理耶舟人曰然因识之

地借沮龙宅,堤横海蜃楼。

马蹄翻震雹,沙觜更生洲。

云壑悬绳渡,天风激箭抽。

湿霖平衍沃,暗井灭夫沟。

蹴起争桥齿,撺来似海鳅。

浪花将岸飐,塔影听桴浮。

却忆衔枚地,曾驱缟练舟。

谩云天设险,岂是水为柔。

无事人千古,逃荣茗一瓯。

川灵工阅世,翻覆几时休。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八月七日与吴沈二道人同过书坞时山堂初成

暋阳收晶荧,清舫度林汇。

坡陀认槿篱,屋角初涂塈。

入门露荫竹,走鞭土为沸。

橘栾尚小涩,菊柄已幽毅。

少纾趺坐筋,渐出穹隙味。

疏丛石贞瘦,密樾尘髣髴。

成余独往愿,劳我慈亲费。

亲年合几何,倏已近喜畏。

我发白满把,晚食迟下胃。

一岁能几来,每来时自慰。

不雨已经旬,长道熠饥蜚。

竹檐出山泉,草根坌土气。

长愿居此劳,州里未为贵。

形式: 古风 押[未]韵

又题伍相庙

废堞披榛旧,羁臣毕命心。

江湖吞故壑,貌相匪斯今。

激烈功名在,低徊岁月深。

胥门沙衍浅,碑首未应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