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翰林诗

喜诗如喜酒,举世流馋涎。

问酒有何好,妙处竟不传。

古人日已远,绝响三百篇。

后来谁措手,讽咏皆陈编。

自从骚选起,众作同虫蝉。

宪章日沦丧,变灭成飞烟。

翰林非世人,金晶应星躔。

手弄玉帝旂,堕作诗酒仙。

行迹老屐齿,侠气馀龙泉。

淋漓洒醉墨,妙语穷真筌。

信手拈斧斤,一挥中方圆。

彼哉夸夺子,骇汗莫敢肩。

玉堂不能留,飘落南海边。

从此誇汗漫,一往五百年。

生平尚丘壑,梦想岷峨巅。

惭君赠醉侯,我饮不滴涓。

我诗如我饮,抚顶期相怜。

莫乞飞霞佩,学举白玉盘。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读李翰林诗》由宋末元初诗人方一夔所作,通过对比喜诗与喜酒,揭示了诗之魅力。诗中以“喜诗如喜酒”开篇,将对诗歌的喜爱比作对美酒的渴望,引出对诗歌独特魅力的探讨。接着,诗人提出疑问:“问酒有何好,妙处竟不传”,暗示诗歌之美难以言表,超越了物质享受。

随后,诗人追溯历史,提到“古人日已远,绝响三百篇”,感叹古代诗歌的辉煌已成过往,而“后来谁措手,讽咏皆陈编”则表达了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失望,认为多为陈词滥调。接着,诗人赞扬了李翰林的诗歌成就,称其为“翰林非世人,金晶应星躔”,并列举了李翰林的才华与个性特点,如“手弄玉帝旂,堕作诗酒仙”。

诗中进一步描绘了李翰林的创作状态,“行迹老屐齿,侠气馀龙泉”,形象地展现了他自由不羁的创作精神。接着,诗人赞美李翰林的诗歌如同醉墨淋漓,妙语连珠,达到了艺术的至高境界,“信手拈斧斤,一挥中方圆”。最后,诗人以“彼哉夸夺子,骇汗莫敢肩”讽刺那些追求虚名的文人,表达了对李翰林诗歌价值的坚定信念。

诗的结尾部分,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的诗歌如同自己的饮酒习惯,希望得到对方的理解与共鸣,“我诗如我饮,抚顶期相怜”。同时,诗人也婉拒了对方可能给予的珍贵礼物,“莫乞飞霞佩,学举白玉盘”,表达了对真正友谊和理解的珍视。整首诗通过对李翰林诗歌的赞美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日读陶渊明诗

晋有靖节翁,古昔称高士。

自陈簪组后,为义不两仕。

虽乏报韩功,深怀帝秦耻。

拂衣归故园,寒菊被栗里。

醉馀洒新诗,题自庚子始。

托此明大闲,言外有馀旨。

我生后千岁,历十五庚子。

区区一垤中,起灭纷未已。

壮夫感颓光,大运悲逝水。

登高极遐想,舒卷寓至理。

风期渺相接,衰暮竟谁似。

酌泉荐芳馨,茫茫九泉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夜坐阅书

贾不至千万,仕不至万石。

时穷两不遂,衰鬓秋萧瑟。

平生用力处,文字派六籍。

胸中万斛泉,老不出涓滴。

丈夫处世间,志愿何时毕。

抱此无用物,价重连城璧。

蛟龙死泥沙,蟠屈留遗迹。

政使传后人,虚名复何益。

形式: 古风

寄题吴爱菊

渊明归故园,心与境俱会。

种菊满东篱,高致在菊外。

故人绝世好,尚友渺千载。

幽赏属同流,更有心期在。

形式: 古风

古意

子房英特人,易老穷根柢。

纵横出妙用,万变不离体。

当其报秦时,家难不顾弟。

挥槌捣祖龙,结客自燕蓟。

天地为震动,此身一稊米。

秦亡志虽酬,韩破颜仍泚。

来谒龙准公,投机类天启。

中原纷战争,两强力难抵。

雍容谈笑间,国耻竟刷洗。

旧君有反服,臣子获尽礼。

雄心就敛退,勋业犹唾涕。

仙人在何许,高步凌北济。

壑松作糗粮,煮石当酒醴。

千载邈高风,仰望首重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