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暄(其一)

负暄爱日和,云霭薄向舒。

穷山积寒翳,庭树凋亦疏。

下泉方斯蛰,田野聊安居。

禾黍藉陇亩,返刈多空虚。

感念曷为整,世漓迹亦殊。

焉知温煦乐,尚及散与樗。

繁霜悴百草,幽花杂园途。

献君亮何由,芜秽益自除。

寥寥太古意,涵泳自有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自然界在寒冷季节的变化。首句“负暄爱日和,云霭薄向舒”描绘了阳光温暖、云层逐渐散开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接着,“穷山积寒翳,庭树凋亦疏”则转向对高山和庭院中树木的描写,表现了冬季的寒冷和自然界的凋零。

“下泉方斯蛰,田野聊安居”描述了泉水在冬季的静止状态,以及田野在冬季的暂时平静,暗示了自然界的一种沉寂之美。而“禾黍藉陇亩,返刈多空虚”则通过农作物的收获与空旷的田地对比,反映了农事的循环与自然界的更迭。

“感念曷为整,世漓迹亦殊”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焉知温煦乐,尚及散与樗”则以“温煦乐”与“散与樗”(樗是一种树名)的对比,寓意人生的苦乐无常。

后半部分“繁霜悴百草,幽花杂园途”描绘了霜冻使百草凋零,但仍有幽花点缀于小径,展现了生命在逆境中的顽强与美丽。“献君亮何由,芜秽益自除”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以及对改变现状的渴望。

最后,“寥寥太古意,涵泳自有馀”则以对远古自然状态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纯净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过去与现在的独特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53)

张宇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负暄(其二)

投身寂寞滨,自谓此生足。

环堵翳蓬蒿,清阴覆园绿。

聊支风雨凌,宁与世缘触。

息交轮鞅稀,寡虑鲜情束。

蔬食不求馀,高趺惟弊服。

结习尘障生,虚妄薰陶熟。

苦淡视莫亲,浮萦互趋逐。

孰探天地和,心境湛敦复。

大哉艮始终,硕果契山木。

形式: 古风

野眺

北风吹狂澜,江水浊不澄。

牛犬行平冈,木落山纵横。

轻雾散林渚,孤钟度危城。

泊舟且无寐,长河终夜鸣。

弊服倦驰迈,积雨将寒生。

物情异旦暮,幻质奚将迎。

凄凄葭菼间,怊怅徒抚膺。

形式: 古风

甲戌三月二日出行

霁雨解前峰,幽原策归路。

荒蹊蔓草春,野水平桥度。

悦鸟近声圆,耕牛缓犁步。

丰泉阴壑鸣,密竹中园素。

灵岫敞虚轩,荆扉护云固。

新流泛池溢,繁翠盈窗户。

扫榻理残书,扶筇历榛顾。

丘林适所娱,姤浊岂浮慕。

虚澹美遐踪,颠危惕宜务。

安由绝世缘,木石藉深处。

倦翮止枝巢,先迷感馀悟。

聊舒栖遁情,生意足农圃。

形式: 排律

雪晴遣怀

辞乡苦淫雨,旬日喜初霁。

达曙星汉明,严霜凛寒气。

仆夫戒晨发,解缆火先炽。

狂风初向止,朝旭悦南至。

宿霭散平川,遥烟澹孤屿。

峰回积雪白,滩险寒流细。

野艇溯渔纶,商帆洽凫戏。

洲渚薄欹倾,人烟阒迢递。

征途值岁晏,行迈眷遐睇。

尘网日疏违,危机慨浮世。

束书谢旅贞,百感胡内翳。

君恩戴弥厚,蹇拙愧庸器。

宠渥逾素期,微裨莫涓致。

民彝困蟊贼,管晏渴群睨。

顾念衰朽侵,何由觌经济。

汀梅烂始英,崖竹滴空翠。

少慰幽晦情,奚能惬真契。

愿言返驾早,永托丘园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