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自寿(其十三)

谁拥皋比扇丑图?磨牙泽吻龁先儒。

江河已分随流下,名教何曾待我扶。

强起捋须撩虎豹,明知袭狗类鼱鼩。

一篇道命程朱录,面目宁甘失故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林纾所作的《七十自寿(其十三)》。诗中以犀利的笔触,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和学术界的批判与反思。

首联“谁拥皋比扇丑图?磨牙泽吻龁先儒。”以“皋比”比喻学士,以“丑图”形容恶俗,形象地揭示了当时学术界被不良风气侵蚀的现状,学者们在利益驱动下,损害了先贤的学问,破坏了学术的纯净。

颔联“江河已分随流下,名教何曾待我扶。”运用自然景象的流动来比喻社会风气的变迁,暗示了传统道德规范在现实面前显得无力,无法阻止社会的堕落。同时,“名教”一词也暗指儒家的伦理道德,表达了诗人对传统价值观逐渐失去影响力感到无奈和悲哀。

颈联“强起捋须撩虎豹,明知袭狗类鼱鼩。”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出诗人面对社会不公和邪恶势力时的挣扎与无奈。他试图振作起来,对抗那些危害社会的恶势力,但又深知自己力量有限,如同面对凶猛的虎豹和狡猾的鼠类一样,充满了矛盾和痛苦。

尾联“一篇道命程朱录,面目宁甘失故吾。”诗人引用程颐、朱熹的学说,表达了自己坚守道德准则的决心。即使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他也愿意保持自我,不轻易放弃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整体来看,这首诗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坚持,展现了其独立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收录诗词(35)

林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七十自寿(其十四)

作客长安二十年,时闻乞米到门前。

食贫与子尝同病,博施如尧岂有权。

未敢自侪游侠传,不妨略剖卖文钱。

肯从杜白矜裘厦,阳羡曾无半亩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七十自寿(其十五)

能排元美惟熙甫,稍近昌黎只穆修。

二子苦甘微有会,一时毁誉竟何忧。

终身恨未几神味,下手深知避镂锼。

四十年来炉火候,不偏刚处岂偏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大水纪事

波涛夜掀床,起视堂浮芥。

呼童急索履,化凫弄狡狯。

床前黄耳犬,迎作江豚拜。

家真空四壁,天阔我眼界。

东邻闻墙倾,西舍报屋坏。

恍逢昆阳门,万瓦震一败。

谁负水衡钱,尽偿河伯债。

水势远涨天,转使大海隘。

雨脚垂长绳,系日不出晒。

鸠与鹊争能,勃溪声逞怪。

十室九无烟,蛛网釜上挂。

浮鸥且时来,盍载麦舟卖。

惊呼海盗至,连橹严列械。

历劫又甲兵,贻患非癣疥。

县官令甲下,府帖户丁派。

颇闻逐鱼鳖,犹愈刈菅蒯。

家家门键失,日日刁斗戒。

书生学水战,申谕及髫䯰。

属垣语邻翁,夜警各謦欬。

吾有老瓦盆,聊用抵鼓鞴。

任恤重古风,危倾切情话。

饥溺痛由己,守望慎勿懈。

端阳拟寒食,何处悬蒲艾?

欲吊楚大夫,恐伤母年迈。

离骚亦罢读,问天色为晦。

惜无铜弩手,三千射澎湃。

形式: 古风

渔梁遇陈蘅田同载至杭州为别

无衣无裳,莫上渔梁。

渔梁三日落大雪,冻我手僵君足裂。

知名十载不识面,滑澾驿亭始相见。

百钱藉救身饥寒,村茶恨涩酒恨酸。

山农惊说冷得紧,君辈儒衣那能忍?

呼船载上严陵滩,同舟贵人冷眼看。

为龙为蛇,一上一下,不升于天,泥蟠在野。

昨日北风今日南,过眼当作阴晴谈。

未须惆怅杭州别,慎勿相忘渔梁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