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集爱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其三)三曰菊为制颓龄

自性不随黄落去,始能为尔制颓龄。

涪翁具眼曾拈出,我为重吟换鬼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翻译

自身的本质不会随着岁月流逝而衰退
只有这样,才能抑制住衰老的过程

注释

自性:指事物的本质或内在特性。
黄落:比喻衰老或凋零。
颓龄:衰老的年华。
具眼:有独到的眼光或见解。
拈出:指出或揭示。
重吟:反复吟诵。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之手,收录于他的一组作品《读陶集爱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中,特别是“三曰菊为制颓龄”一首。诗中的意境和语言都透露出作者对于自然、生命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自性不随黄落去" 这句话表达了菊花在秋天依然盛开,不随着其他花朵凋零,显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始能为尔制颓龄" 则是说只有具备这样坚守本性的菊花,才能够抵御时间的侵袭,为我们提供岁月静好的模范。

接下来的两句 "涪翁具眼曾拈出,我为重吟换鬼听" 描述了诗人对于陶渊明这位古代文人的崇敬之情。陶渊明在《饮酒》中有“采菊东园子,悠然见南山”之句,是古典文学中著名的咏叹自然、隐逸生活的片段。而诗人方回则用"涪翁具眼曾拈出"表达了陶渊明超凡脱俗的审美眼光和对菊花独特的情感。最后一句 "我为重吟换鬼听" 则是说诗人为了传承这种精神,而不停地吟诵这类作品,希望能唤醒那些迷失方向的人们,让他们听到这些超凡脱俗的声音。

总体而言,这两句诗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陶渊明那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的高度认同。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读陶集爱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其五)五曰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人间红叶去无踪,膏沐谁为百草容。

霜杰同时谥贞秀,抗衡惟许老蟠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读陶集爱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其四)四曰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

杯空无酒非瓶耻,耻在虚罍敢怨嗟。

想见此翁不憔悴,天寒犹自有荣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读魏鹤山先生渠阳集五首(其五)

瀛登湘渡偶皆同,一了乾坤此两翁。

前后身吾虽未信,俱遭权孽肆奸凶。

形式: 古风

读魏鹤山先生渠阳集五首(其四)

投荒弥远凶徒炽,出督清之狡计行。

得柄欺君例如此,国亡徒剩正人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