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镡津

公事无多早散衙,蜀中宁有寄来茶。

龙光下照三江水,燕子重寻百姓家。

畴昔买浆曾得玉,只今作饭类蒸沙。

寄言道士玄都客,好种刘郎去后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蜀地(今四川一带)公务不忙,早早散会后生活的情景。开篇“公事无多早散衙”表明官员的日常工作并不繁重,可以较早结束返回家中。“蜀中宁有寄来茶”则是说在蜀地,还能收到来自远方的佳茗,暗示了物资交流与生活的便利。

接下来的“龙光下照三江水,燕子重寻百姓家”生动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阳光(龙光)照耀着蜀地的三江之水,而燕子在寻找它们栖息的百姓之家。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反映出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状态。

“畴昔买浆曾得玉”中的“畴昔”,意为往事,而“买浆曾得玉”则是说过去购买酒时,偶尔能得到如宝石般珍贵的佳酿。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回忆之情。

最后两句“只今作饭类蒸沙。寄言道士玄都客,好种刘郎去后花”则是说现在只能用粗糙的米作饭,类似于蒸沙(一种粗粮食),而不能像过去那样享受佳酿。这两句中,“蒸沙”与“玉浆”的对比,凸显了生活条件的变化。接着,“寄言道士玄都客”是诗人通过信使传话给居住在远方山林中的道士,而“好种刘郎去后花”则表达了希望在离别之后,能有人继续种植美丽的花朵。

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生活,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同时,这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某些方面以及诗人的个人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4)

刘志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藤江

驿使何曾寄岭梅,古藤花下小徘徊。

无名异果自成树,没字残碑半是苔。

木杪山鸡知旦昼,江心仙岛欠楼台。

滩神凭险成遗庙,笑我何因到此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尧山冬雪

洪濛一判天地晓,万古兹山青未了。

朔南声教本一源,大地图舆古无考。

玄冥此来事游戏,剪水作花南到地。

腊前不识丰年瑞,翻令粤犬云间吠。

形式: 古风

舜洞秋风

当年大驾巡南中,薰兮时兮歌南风。

太音九奏凤凰集,真与尘世开盲聋。

重华远矣成飞仙,湘灵洒泪秋风前。

天荒地老不可诘,秋风满树凄寒蝉。

形式: 古风

题净土寺

物外萧然释子宫,楼台雄压郡城东。

江回澄练浸碧落,山答疏钟飘远风。

隔岸橹声喧暮角,卧沙桥影转晴虹。

可怜千里无穷景,尽属高僧吟笑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