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几世瞢农桑,凶年竟失乡。
朽关生湿菌,倾屋照斜阳。
雨水淹残臼,葵花压倒墙。
明时岂致此,应自负苍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废的农村景象,反映了战乱或自然灾害导致的农村凋敝。开篇“几世瞢农桑,凶年竟失乡”两句,讲述了多年的农耕生活因凶险之年而中断,人们失去了家园。接下来的“朽关生湿菌,倾屋照斜阳”则形象地展现了荒废的景况:门轴生出了霉变,屋顶倾塌,阳光斜射进破败的房屋。
“雨水淹残臼,葵花压倒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荒凉感:连绵不断的雨水使田地变得泥泞不堪,野草蔓延至使农家围墙都快要倒塌。最后,“明时岂致此,应自负苍苍”则表达了诗人对当今之世竟落到如此地步的感慨与自责,苍苍意指宽广而深远的忧虑。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却蕴含深刻的社会和历史信息,是诗人对于农村生活破灭的一种哀叹。
不详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鹿原阴面浐州湄,坐觉林泉逼梦思。
闲景院开花落后,湿香风好雨来时。
邻惊麦野闻雏雉,别创茅亭住老师。
备足好中还有阙,许昌军里李陵诗。
新晴天状湿融融,徐国滩声上下洪。
极目澄鲜无限景,入怀轻好可怜风。
身防潦倒师彭祖,妓拥登临愧谢公。
谁致此楼潜惠我,万家残照在河东。
池馆通秦槛向衢,旧闻佳赏此踟蹰。
清凉不散亭犹在,事力何销舫已无。
钓客坐风临岛屿,牧牛当雨食菰蒲。
西川吟吏偏思葺,只恐归寻水亦枯。
繁总近何如,君才必有馀。
身欢步兵酒,吏写鲁连书。
坐默闻鼙吹,庭班见雪初。
沈碑若果去,一为访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