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诗(其二)

街南街北尽喧声,黑纛城头绕月行。

炮火惊心先入耳,犀纹坚甲耀新兵。

明明大将星辰坠,寂寂银河杀气升。

谁念客游当此际,此情惟有道能胜。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子夜诗(其二)》描绘了战场上的紧张与激烈,以及诗人对战争中个体命运的深沉思考。

首句“街南街北尽喧声”,开篇即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描绘出战前的紧张氛围,街巷间充斥着嘈杂的喧哗,预示着即将爆发的冲突。

“黑纛城头绕月行”一句,通过“黑纛”这一象征性意象,暗示了军队的威严与肃穆,同时“绕月行”则赋予了画面以动态美,仿佛整个场景在月光下缓缓移动,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气氛。

“炮火惊心先入耳,犀纹坚甲耀新兵”两句,直接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激烈。炮火的轰鸣声首先震撼人心,紧接着是新兵身着犀纹坚甲的壮丽景象,既展现了士兵的英勇,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

“明明大将星辰坠,寂寂银河杀气升”则是对战争中大将形象的刻画,以及战场氛围的渲染。“星辰坠”与“银河杀气升”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着英雄的陨落,后者则代表着战争的恐怖与无情。

最后,“谁念客游当此际,此情惟有道能胜”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中个体命运的深切关怀与思考。在这样的时刻,只有“道”(道德、智慧或某种超然的精神力量)能够超越战争的苦难,给予人们慰藉与指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收录诗词(1303)

释今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子夜诗(其三)

闻道量沙是阿瞒,令人特地忆芳魂。

枭雄窃国虽无取,庙算成功亦足论。

珠玉卫生非在朴,生灵有泪直须吞。

可怜踏尽青青草,愁杀王孙望海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子夜诗(其四)

斗印黄金掌上悬,将军自有出机先。

九头猬结终成暴,三略环才实仗贤。

旆转星边光欲没,风临泽上德应全。

忘怀我可随时劫,只为生民一怆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子夜诗(其五)

已成垂蹇到琼南,况复刀兵劫正酣。

酸鼻霜戈公豕突,愁人壮岁失鸡谈。

折冲不用追风马,弭祸无过白玉簪。

若是王明今广烛,天威咫尺或能严。

形式: 七言律诗

子夜诗(其六)

戒旦鸡声动远空,企予东望海云红。

惊魂稍定三更后,芳饵争传十月中。

螺角正停皆秣马,炮声才动尽弯弓。

入云帅府辕门壮,鱼烂愁看一霎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