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姚司理以兰台应召候选(其三)

仙郎揽辔属纡筹,鹤发双垂到十洲。

只尺天涯驰白马,八千里外护青牛。

班衣正值观涛日,拜冕兼逢圣节秋。

载笔不须饶著论,君家十事是箕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即将赴任的官员,姚司理,被朝廷征召,即将踏上仕途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姚司理的赞誉与期待。

首联“仙郎揽辔属纡筹,鹤发双垂到十洲”,开篇即以“仙郎”称呼姚司理,显示了对其非凡才能和高尚品德的敬仰。同时,“鹤发双垂”形象地描绘了姚司理年迈的形象,但其精神依然饱满,犹如鹤发童颜,充满活力。此处“十洲”则象征着广阔的仕途和宏大的抱负。

颔联“只尺天涯驰白马,八千里外护青牛”,进一步展现了姚司理即将远行的壮志。他如同一匹驰骋在辽阔天地间的白马,勇往直前,不畏艰难。而“八千里外护青牛”则暗示了姚司理将肩负重任,保护国家和人民,其忠诚与担当令人钦佩。

颈联“班衣正值观涛日,拜冕兼逢圣节秋”,通过“班衣”和“拜冕”的细节,描绘了姚司理在重要节日之际,身着官服,参与国家庆典的场景。这不仅体现了他的身份地位,也寓意着他将在国家大事中发挥重要作用。

尾联“载笔不须饶著论,君家十事是箕裘”,最后赞扬了姚司理家族的优良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的“载笔”指其文采出众,而“君家十事是箕裘”则表达了对其家族传承的肯定,认为他在继承和发扬家族优秀品质方面做得十分出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姚司理个人形象、远行壮志、家族传统的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远的影响,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赞赏和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550)

林熙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姚太公归会稽

稽山传易道常存,有子明刑接后昆。

双寿鹿车来凤渚,几年鲤舍当龙门。

平反有喜三加箸,只尺无繇一倒尊。

幸以神交千载事,再从海外望丝纶。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