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渡扬子江作

大江东去,好乘风破浪,扁舟一叶。

滉漾锦帆争渡险,滚滚怒涛如雪。

香雾微茫,寒波浩渺,都助襟胸阔。

水窗闲眺,辽天大地皆彻。

犹若身在冰壶,如萍似絮,转透愁千叠。

此去乡关,知渐远、心与江流同咽。

隐现金焦,去来潮汐,掩映浮双阙。

海门一调,离怀歌向明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念奴娇·渡扬子江作》由清代诗人吴尚憙所作,描绘了诗人乘风破浪,渡过扬子江时的壮丽景象和内心感受。

开篇“大江东去”,以磅礴之势起笔,引出长江的壮阔与气势。接着“好乘风破浪,扁舟一叶”,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接下来的“滉漾锦帆争渡险,滚滚怒涛如雪”两句,生动描绘了船只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航行的情景,锦帆与怒涛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自然界的雄伟与壮丽。

“香雾微茫,寒波浩渺,都助襟胸阔”三句,通过雾气、寒波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开阔而深邃的意境,暗示诗人的心境也随之变得宽广。随后“水窗闲眺,辽天大地皆彻”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感慨,以及内心的豁达与自由。

“犹若身在冰壶,如萍似絮,转透愁千叠”几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诗人的情感比作漂浮在冰壶中的萍絮,即使面对重重忧愁,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韧。最后,“此去乡关,知渐远、心与江流同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随着旅程的深入,这份思念愈发浓烈,仿佛与江水流淌的声音共鸣。

“隐现金焦,去来潮汐,掩映浮双阙”描绘了金焦山在潮汐涨落中若隐若现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海门一调,离怀歌向明月”则以海门为背景,借歌声寄托离别之情,向着明亮的月光倾诉,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去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渡江时的壮美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深刻体验,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92)

吴尚憙(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双调南乡子.永乐署寄怀湘君四嫂

春暖昼添长。欲渡金针转自伤。

记得画堂同并绣,端相。裁罢吴绫玉尺量。

今日雁分行。闺课琴书久已荒。

独把泪珠穿绣线,凄凉。线短珠多更断肠。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蝶恋花.乙巳冬节乡旋涂次寒甚,车行口占

才住征车重就道。毷氉频年,命薄难相劝。

憔悴天涯归梦杳,霜风裂体惊魂绕。

身在长涂亲未晓。万种凄凉,甚日开怀抱。

镜掩尘封眉不扫,空馀泪点知多少。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唐多令.涂次寄家书作

闷倚水窗寒。波纹似泪斑。仗轻身、暂放心闲。

书罢家言心耿耿,□□□、上眉端。遥忆母慈颜。

何时绕膝前。怅云天、别绪频牵。

喜得归宁期已近,凭尺素、报平安。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踏莎行.旅夜闻笛

寂寂银灯,迢迢漏箭。宵深正自情怀倦。

关山一调却飞来,声声都送蓬窗畔。

尽蹙眉颦,消磨肠断。无聊孤影空长叹。

客心已是不禁愁,何堪三弄增幽怨。

形式: 词牌: 踏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