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溪水碧溶溶,纡馀短彴通。
小滩晴霭外,独鹤夕阳中。
倚杖对清濑,披襟当好风。
几时归住此,长下钓鱼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谷风光图,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开篇“溪水碧溶溶,纡馀短彴通”两句,通过对溪水颜色和流动状态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清澈见底、曲折延绵的山谷溪流之美。
接着,“小滩晴霭外,独鹤夕阳中”一联,以小滩为背景,勾勒出一幅静谧的景象。诗人选取晴朗的时光和夕阳的柔和光线,将孤鹤置于这宁静的画面之中,营造出一种超然世外、寂寞幽深的意境。
“倚杖对清濑,披襟当好风”两句,则是诗人亲身体验自然之美的写照。倚靠在溪边的树木上,面对着清澈的溪水,微风拂面,是一种何等享受。这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绘,更是诗人心境的流露。
最后,“几时归住此,长下钓鱼筒”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永远留在这片美丽的自然中,摆脱尘世纷扰,过上一段宁静自得的生活。这里的“几时”表达了一种渴望,而“归住此地”则是对这种渴望的具体化身。通过钓鱼筒这一生活细节,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自己想要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愿。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生动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以及对一种简单生活方式的向往。
不详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群峰高拥碧嶙峋,亭宇清华气象新。
两岸烟云先向日,一林花木暗藏春。
溪明夜阁轩窗月,风断晴桥井邑尘。
好酒满樽诗满轴,主人曾不倦行人。
积霭晚尽散,南山明夕阳。
秋容遍丰镐,古恨入隋唐。
草木咸摇落,风烟自渺茫。
客亭须下马,把酒慰殊乡。
促促开幽沼,涓涓引细渠。
无由安岛屿,才可活龟鱼。
秀荇新宜食,圆荷净好书。
时来坐高柳,濯足荫扶疏。
弭盖长亭下,轩窗慰客心。
田塍交远日,水堋泻清襟。
北道云千里,西山雪万寻。
尘衣无奈拂,去骑复骎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