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福州蔡君谟密学书并茶

薛老大字留山峰,百尺倒插非人踪。

其下长乐太守书,矫然变怪神渊龙。

薛老谁何果有意,千古乃与奇笔逢。

太守姓出东汉邕,名齐晋魏王与钟。

尺题寄我怜衰翁,刮青茗笼藤缠封。

纸中七十有一字,丹砂铁颗攒芙蓉。

光照陋室恐飞去,锁以漆箧缄重重。

茶开片銙碾叶白,亭午一啜驱昏慵。

颜生枕肱饮瓢水,韩子饭齑居辟雍。

虽穷且老不愧昔,远荷好事纾情悰。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翻译

薛老大题字在山峰,高耸入云非人行径。
山下有长乐太守的墨迹,如神龙般奇特变化无穷。
薛老大是否真有意,千百年来遇见了奇才的笔墨。
太守姓氏源于东汉的邕,名字连结晋魏王与钟声。
他以一尺长的信寄予我这老者,信封用藤蔓和青茗笼着。
信纸上共七十一字,字迹如红宝石般鲜艳,铁砂般凝聚如芙蓉。
光线照进简陋小屋怕字迹飞走,用漆盒层层密封珍藏。
打开茶叶研磨成白色粉末,正午品一口能驱散困倦。
颜回枕着手臂喝着瓢里的水,韩愈则以咸菜为食住在学宫。
虽然贫穷又年迈,我不愧对过去的岁月,远方的好意让我心情舒畅。

注释

薛老大:薛姓老人。
山峰:高峻的山峰。
矫然:特立独行的样子。
奇笔:非凡的笔墨。
东汉邕:东汉时期的一个地名。
颜生:颜回,孔子弟子。
韩子:韩愈,唐代文学家。
辟雍:古代学宫。
情悰:心情,情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得福州蔡君谟密学书并茶》,通过对薛老大字和太守书信的描绘,展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以及朋友间珍贵的情谊。诗中提到的“百尺倒插非人踪”形象地刻画了薛老书法的高超技艺,而“矫然变怪神渊龙”则形容其字如龙飞凤舞,神韵非凡。

接着,诗人赞美薛老的书法与太守的姓氏源流,暗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文化联系。太守蔡君谟出自东汉名门,其名字寓含着历史的厚重。诗人感慨薛老的书法能与这样的人物相遇,实属难得。

诗中还提及了蔡君谟寄来的书信,用“刮青茗笼藤缠封”描绘其包装的精致,以及信中的书法作品“纸中七十有一字,丹砂铁颗攒芙蓉”,赞美其字迹之美,犹如芙蓉出水,光彩照人。

诗人担心这样的珍品会飞逝,因此将其锁在漆箧中,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蔡君谟好心赠送的感激之情。最后,诗人以颜回和韩愈的生活简朴自比,虽然生活困顿,但依然感到满足,因为得到了好友的佳作,心情得以舒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书法艺术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友情的深情厚意。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得雷太简自制蒙顶茶

陆羽旧茶经,一意重蒙顶。

比来唯建溪,团片敌金饼。

顾渚及阳羡,又复下越茗。

近来江国人,鹰爪夸双井。

凡今天下品,非此不览省。

蜀荈久无味,声名谩驰骋。

因雷与改造,带露摘牙颖。

自煮至揉焙,入碾只俄顷。

汤嫩乳花浮,香新舌甘永。

初分翰林公,岂数博士冷。

醉来不知惜,悔许已向醒。

重思朋友义,果决在勇猛。

倏然乃以赠,蜡囊收细梗。

吁嗟茗与鞭,二物诚不幸。

我贫事事无,得之似赘瘿。

形式: 古风

悼子

舟行次符离,我子死阿十。

临之但惊迷,至伤反无泣。

款定始怀念,内若汤火集。

前时丧尔母,追恨尚无及。

迩来朝哭妻,泪落襟袖湿。

又复夜哭子,痛并肝肠入。

吾将仰问天,此理岂所执。

我惟两男子,夺一何太急。

春鸟独蔓延,哺巢首戢戢。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惊凫

惊凫虽避人,终恋旧所泊。

尽背船头去,却从船尾落。

须知取势高,不是初飞错。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旌义港阻风

清晨下长淮,忽值秋风恶。

渺瀰云雾昏,掀合鱼龙作。

方惊白浪高,又以寒潮落。

远渚时出没,轻舟自前却。

将投古戍迷,偶得孤港泊。

下缆寄芦林,寻村步芒屩。

傥有白醪沽,聊为野田酌。

茆屋何飕飕,瓦罂空索索。

却持杖头归,相顾还寂寞。

一夕不能眠,孤吟当狂药。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