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午春偕侄孙菊园泛舟盛泽至分防署内访汪竹轩长史舟次因赋七律六首(其四)

夜泊清溪皓月明,万花飞舞暮烟横。

文昌高阁窗前立,武帝威风橹后生。

村犬不惊知政肃,庭罗张处布仁声。

主翁却赋归来晚,漏尽铜龙已五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夜晚泛舟图景。首句“夜泊清溪皓月明”,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清溪之上皓月当空,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明亮的氛围。接着“万花飞舞暮烟横”,以“万花飞舞”形容夜空中繁星点点,与“暮烟横”形成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文昌高阁窗前立,武帝威风橹后生”,这两句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将“文昌”与“武帝”、“高阁”与“橹后”相对比,不仅描绘了船上的装饰与布局,也暗含了文治武功并重的意象,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

“村犬不惊知政肃,庭罗张处布仁声”,通过“村犬不惊”这一细节,表现了地方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同时,“庭罗张处布仁声”则强调了仁政的推行,使得整个社会充满了和谐与正义的气息。

最后,“主翁却赋归来晚,漏尽铜龙已五更”,以主翁归家之晚,侧面反映了旅途的悠长与诗人的沉醉于美景之中。铜龙已五更,既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泛舟夜游时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社会和谐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30)

安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壬午春偕侄孙菊园泛舟盛泽至分防署内访汪竹轩长史舟次因赋七律六首(其五)

烟花三月暮云深,踏破苍苔觅径寻。

遍地柔桑堆白骨,野田苦菜散黄金。

酬神仕女猖狂集,隔院笙歌断续吟。

幽兴到今看正熟,亲操一曲付长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壬午春偕侄孙菊园泛舟盛泽至分防署内访汪竹轩长史舟次因赋七律六首(其六)

不道吴江景象殊,停棺累累傍桑枝。

青山有地魂何在,白骨无情吊岂知。

鬼哭但愁风雨夜,邑人偏废蓼莪诗。

蔂梩归反奚难尽,颡泚应回睨视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壬午夏同侄小补赴盛泽分防重访竹轩汪长史三首(其一)

昔日曾劳访戴船,今宵图晤乏良缘。

盛湖风景看如昨,野岸桑麻断复连。

绿树重遮千里目,紫云空袅万家烟。

高人驻足知何处,报道姑苏去未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壬午夏同侄小补赴盛泽分防重访竹轩汪长史三首(其二)

忆别离家有几时,夜深魂梦起相思。

月移花弄阑干影,墙外笙吹柳雪诗。

坐卧未宁嫌席煖,宾朋对语笑情痴。

三更声动疑宵雨,风过危樯绕碧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