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石头槎牙占官道,松树老怪蘖断云。
骊龙睡隐潭水黑,雨积粪壤生朝菌。
山光缭绕林朴樕,野气空阔云氤氲。
归来月落天色莫,水边游女溅红裙。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野景色的画面。"石头槎牙占官道,松树老怪蘖断云"两句,形象地描述了一种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场景,其中“石头”可能是指山峰或者巨石,而“槎牙”则可能是形容其尖锐如同獠牙。"占官道"给人一种古老遗迹被大自然重新占据的感觉;"松树老怪"则描绘了一棵棵年迈的松树,"蘖断云"则是这些高大的松树伸向天际,与云相接,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接着,“骊龙睡隐潭水黑,雨积粪壤生朝菌”两句,通过对“骊龙”的描写,传达了一种神秘和力量,同时也表现了大自然中生命力与死气并存的景象。"潭水黑"形容水质深邃不见底,而"雨积粪壤生朝菌"则是对大自然中物质循环的一种描绘,雨水滋润泥土,促进了菌类植物的生长。
第三、第四两句“山光缭绕林朴樕,野气空阔云氤氲”进一步渲染了山间幽静的氛围。"山光缭绕"表达了一种柔和而又包容的情感,而"林朴樕"则是对树木繁茂、枝叶交错的一种形象描写;"野气空阔云氤氲"则展现了自然界的辽阔与自由。
最后,“归来月落天色莫,水边游女溅红裙”两句,则是诗人对夜幕降临时景色的感受和描绘。"归来月落天色莫"表达了一种时间流逝、光阴变化的感慨,而"水边游女溅红裙"则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偶遇一位女子,她的红裙在水边留下了动人的印象。
整首诗通过对山野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和欣赏,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情怀。
不详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轻云细雨放花时,才过清明已夹衣。
拚得酒时教尽醉,可题诗处莫空归。
丁宁莺语机关巧,轻薄杨花气力微。
阊阖晚来行客尽,稚乌相趁入城飞。
山茶乃凡木,宝干始为奇。
婉雅瑞荷花,扶疏连理枝。
倾心相尔汝,和气生怡怡。
清阴亦可爱,恶木正离披。
蚤岁青云近,英声四海驰。
能怀天下宝,独让月中枝。
既已登龙坂,咸观入凤池。
如何老清禁,偃蹇卧明时。
荆舒昔未惩,抗疏誓身争。
卫鞅虽难屈,桑羊屡请烹。
危言知不用,脱屣谢浮荣。
岂恋三台近,全无万世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