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自有此山扃,疑与浮世隔。
清风袭我裳,竹下有来客。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自有此山扃,疑与浮世隔"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的向往,将自己封闭在一座山中,与纷扰的红尘世界拉开了距离。这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隔绝,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超脱。"清风袭我裳"则写出了自然景物与诗人内心世界的和谐,清风拂面,让人感到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而"竹下有来客"又透露出诗人虽然隐居,但依然对外界保持着关注和期待,这位来客可能是朋友,也可能是同道中人,他们的到来打破了山中的寂静,为诗人的生活增添了一抹活色。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超然物外的意境图画。
不详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机声咿轧到天明,万缕千丝织得成。
售与绮罗人不顾,看纱嫌重绢嫌轻。
天留胜处占清凉,山挟波光薄我裳。
看遍尘寰兴废事,竹阴千古一禅房。
江流环合路纡回,香火千年地少埃。
佛法本从方寸起,逢人刚道自西来。
两桥横处放潮回,桥外花村涨晚埃。
省事老禅门闭早,焚香对月礼如来。